搜索
鄢德明的头像

鄢德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1/13
分享
《和光同尘》连载

第一十三章 办公室里的那些事

现在的严富春很忙,宣传处也改成了“宣传部”的招牌。因为一件事情,严富春居然把沈红玉从报社调到了自己身边,先是在宣传部所辖的内部刊物《安全生产报》任编辑部主任,后来又成立了“外宣办”,让她负责委里的对外宣传工作,兼职部里的“外交”工作。事情是这样的——

严富春单位一个副主任的夫人,因为“捉奸”成功,就把老公在外面包养“情人”的事情“捅”到了当地的一家新闻单位。当记者来到单位采访时,她点名要采访领导。当时,凡在大机关采访,首先都要经过宣传部门同意,自然,该记者就找到了严富春这里来。那天刚好沈红玉到严富春这里来访,因为沈红玉曾经是中央大报记者,而这位女记者刚好与沈红玉也认识她,知道她是以写那些“情感”类作品见长,在当地还有点“名气”,就和她聊了起来。沈红玉好说歹说,让严富春塞给人家五千元钱后,才算是把这事情给“摆平”了。后来,严富春在汇报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自然把沈红玉“帮了大忙”之事说出来。这位领导就说,好啊,这样的“能人”我们应该当作“人才”引进来啊,能为我们解决多少“后顾之忧”啊!于是,通过这位领导出面,硬是把沈红玉从她原来的单位给“挖”了过来。

当了部长的严富春管的一摊子事情也多了,除了本单位的对外宣传工作外,这些年委里利用“经济杠杆”部门的优势,先后办了二份报刊,一张名为《安全生产报》的内部报纸,一个星期一期。一本名叫《计划与经济》的杂志,一个月一期。都是利用各种“手段”,强硬向下属单位和各地市县“摊派”的。每年到了年末时,严富春就为这“一报一刊”的征订工作头痛,可没有办法,这是委里的“宣传工具”,他必须得不折不扣地执行。有时他真希望哪天国家来一个大政策,把这些让地方头痛的,订了又没有人看的一大堆“废纸”都取消,以了却他的一个心病。

如今的严富春早就不写稿子了,他先后从滨江大学招来了好几个过硬的“笔杆子”,那文笔比起他当年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严富春是一个比较“开明”的领导,他一上任后就实行单位(部门)负责制,“谁主管,谁负责”,充分放权,他只是象征性地“把把关”。只有重大宣传时,他才会出来认真地修改稿件。这些年,他也算是摸透了领导的意图,基本上许多事情都能很快“摆平”。

由于严富春当起了“甩手掌柜”,如今又来了一个搞“外交”的沈红玉,他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宣传部门的事本来就并不是很多,没事的时候,时不时端起茶杯,走到其他科室,听同事们“聊天”。

这些时候,同事们谈论最多的是电视剧《结婚十年》。她们每天上班也“结婚长离婚短”地讲一些剧中的情节和故事,还时不时拉严富春过来参与她们的“讨论”。可严富春没有看过这个电视,他又如何能说得出?偏是这些娘们又喜欢把严富春拉到一边说长道短,为了不背上“脱离群众”的名声,严富春也只好耐着性子也看起这《结婚十年》来,为的是有和她们探讨的“共同语言”。办公室里一些年龄稍大一些的女同事,一下班都急着往家赶,说是不能错过了看电视剧《结婚十年》。

其实,《结婚十年》讲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结婚啦,什么生孩子啦,什么下岗啦,什么做小生意啦,什么丈夫有外遇啦……严富春就认为,这样的婚姻一点也不浪漫,如此疲惫,如此繁琐,甚至还有些悲哀。

60多年前,被张爱玲盛赞的上海女作家苏青写了一部《结婚十年》的小说,因为作者坦诚率直的文风和清朗明快的见解而风行一时。这部小说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流行,没多久,和苏青小说同名的电视剧《结婚十年》,讲的也是一对年轻人从结婚第一年到第十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被誉为苏青同名小说《结婚十年》的现代版。因此,它一开播,就受到了观众朋友的青眯,以至于这家电视台的收视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在严富春看来,这些踏入“围城”已久的女性来说,看《结婚十年》,就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婚姻。自己就是韩梦,韩梦就是自己。看自己在婚姻中训服和挣扎,在婚姻中努力和放弃,为自己走过的不平凡的路而落泪。这看似在记录婚姻流水帐的剧情,却隐含着细微的情感真谛:在那个改革开放伊始的年代,贫穷的一对恋人,为了争取公家房子,匆忙办理结婚手续,由于忙中出错,这对恋人差点不想结婚,带着伤照了一张“正式”的结婚照。闹哄哄洋相百出的婚礼,生孩子,争房子,在公用水房里争争搅搅,处理婆媳关系,下岗,搬迁,做生意……日子稍微过得好一点了,有了钱,外遇又来了。离婚,分居,破产,所有婚姻的甜酸苦辣十年尝尽。

是的,《结婚十年》走过了和大多数家庭相似的婚姻轨迹。新婚,物质贫穷却幸福快乐的生活;婚后,热恋中彼此的誓言成为落在高阁上的尘埃;年轻时候的激情浪漫在婚后逐渐磨灭。在别人眼中的成功、幸福,事实上危机四伏。当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感情质量随之下降,家庭危机随之升级。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爱情却越滑越远,感情如履薄冰。可严富春不禁就想:十年的感情如此难维系,那么一生呢?究竟是否有永恒的爱情呢?结婚戒指真的可以锁住彼此的心吗?

这一天,办公室的三个女人又开始对婚姻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沈红玉虽然已经三十二岁了,但她没有结过婚,没有养育孩子的那份操劳和辛苦,再加之她很会保养自己的皮肤,人本来就长得那么漂亮,身材还是那么娇小,因此根本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办公室里许多比她小几岁的妇女,看上去却要要衰老得多,比她们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可沈红玉看上去,最多二十多岁的样子。

沈红玉也喜欢看《结婚十年》,当然也喜欢参与讨论。她把手上的事放在一边,首先说起来:“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甘心结婚的人是在自掘坟墓,而婚礼是爱情的葬礼。婚后每日重复争吵的琐事是吞噬感情的毒药。很多'深受其害’的人,不断给世人警醒:不要结婚!”

沈红玉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这些年受过的“伤害”太多,还有,别人说她是“寡妇”命,只要她谈上一个,就会“吹”一个。所以,当她遇见严富春后,她干脆不谈朋友了,反正自己这么大年龄了,能有一个“知己”也就足够了。因此,她时不时把严富春约出来,唱唱歌,跳跳舞,有时到茶馆里说话聊天,有时到她家里去吟诗对句。有时候她甚至想,哪一天严富春能离婚就好了,可她又不敢向严富春说出自己心中对他的爱慕,她真的怕有一天她会失去这个“知音”……

“虽说婚姻的惨剧频频上演,然而婚姻伉俪却比比皆是。既然两个有缘的人走到了一起,并且誓言要用证书把双方紧紧的连在一起,永不分离,那么彼此就应该对今后平凡的生活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对彼此不离不弃。”长得有些偏瘦的新闻科长胡春梅走过来说道。

“我渴望放假又害怕放假。放假了,不用整天紧张兮兮地上下班,但我却害怕和他朝夕相处。”财务科的叶子仪,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也加入了她们的议论中来。

这叶子仪是严富春老师许茹芸的宝贝女儿,因为人长得漂亮,追求她的人太多,最后被一个副市长的儿子给娶了回去,想不到那公子哥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风流成性,见一个漂亮女人就爱一个。没有几年那公子哥把叶子仪玩弄厌了之后,就一脚把她给“踢”了,害得叶子仪几次寻死觅活。后来,叶子仪又嫁给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是美院的一位很有名气的教授,可人家一不小心,却把他的学生教到床上去了,被叶子仪捉奸在床后,他又是下跪又是写保证,好不容易平静了风波,可半年后,他又在一次带领学生在外地写生的时候,在大山里的草地上与学生发生了关系,还相互间画了对方的裸体素描。叶子仪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再继续下去,就坚决与之离了婚。

早在叶子仪第一次离婚后,许茹芸老师就给严富春打了电话,约他到家里长谈了一次,那时候严富春与妻子艳梅的关系还算正常,而且还有女儿,许老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叹了声气,留严富春在家里吃了一餐饭。等叶子仪再次离婚后,严富春与妻子的关系也很紧张,许老师有心想让女儿嫁给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就又约了严富春在家里长谈。严富春倒是对叶子仪一见钟情,可家里的那位妻子让他很是伤透了脑筋,严富春实言相告之后,许老师也表示很是惋惜。直到许老师身患癌症时,又把严富春叫到了床前,在临终前许老师拉着严富春的手,把叶子仪的手放在了他的手上,她含着泪水对严富春说:“叶子仪从小死了父亲,我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我不想让她在外这么漂流了,现在我把我的宝贝女儿交给你,不管你将来是否离婚,你就算是把她当你的情人、包二奶,你也要照顾她一辈子,我不相信其他人,就相信你严富春!”说完就撒手人寰。

严富春与叶子仪把许老师送“上山”后,叶子仪回到家中,看到严富春默默地收拾着自己家里的杂物,她一下子扑倒在他的怀里大声痛哭起来。严富春将她搂在怀里,答应她自己一定要照顾她一辈子。叶子仪就温柔地送上了自己的香吻。看到叶子仪痛哭无泪的表情,严富春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把她调到了宣传部,也算是告慰自己老师的英灵吧。

叶子仪说道:“每一次放长假,我们之间总是要发生争吵。也许,在别的夫妻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吵架,但它却在慢慢地吞噬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热情。每次进门都能看到他绷着个脸,和他说话,没个好脸色,更没有好语气。我的心里很窝火。晚上,我们因一件小事开始了争执,准确地说,是争辩——结婚近十年,早已没有了'斗志’,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吵大闹了。他说和我结婚十年,发现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他,他从来就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和我生活在一起,他觉得很压抑,很累,而且,他不知道和我生活在一起是幸福还是悲哀。我要他剖析原因。他认为我们俩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喜欢安静,不太爱交际;而他,喜欢与人交往,喜欢热闹。他预测我们的婚姻最终可能走上一条路——好聚好散!说实话听他说这番话,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真的不知道在这场婚姻中我究竟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围城》里,钱钟书把婚姻比作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可这样的城堡,原本就各有各的风貌,谁又知道自己筑就的,会是怎样的一座?况且一时的花容月貌春色满城,并不能代表永久!而城危草衰也有可能只是刹那间的幻觉啊!”

叶子仪九年前结婚,五年后离婚,第二次结婚后,和老公的关系一直不好,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听她说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的关系不好,四年后和老公离婚。又但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她只有当有严富春在场时,她才会说她家的事,而且说得她多么闹心,多么头疼,多么伤痛,多么可怜,而一旦严富春走了之后,她就借口有事就悄悄走开,有时搞得人莫明其妙。后来人们就慢慢地猜到了其中的“内涵”:她是有意说给处长听的,好让处长“关心”她。于是乎,大家纷纷效仿,围攻严富春。为何?他是处长,手上有那么点权利。在当今这社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啊!谁不想巴结领导,就看谁有没有机会,有没有“能耐”了?

说来也巧,这宣传部所辖五个科室加二个部门,每个科室和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女的。

外宣办,是沈红玉来半年后省计委新设置的一个处室,由宣传部负责领导。严富春从新闻科抽调二个笔杆子,办公室抽调三个能喝酒,会攻关,懂钻营的业务“尖子”过去,专门负责全省系统的对外宣传工作,主要是针对中央媒体,沈红玉任副主任,副处级(因外宣办是正处级单位,主任由严富春兼任)。沈红玉是严富春设法调来的,又是他插队时的“老相识”,还有沈红玉对他有那么点“意思”,自然也听从他的调遣。

新闻科,负责全省系统各单位的宣传报道工作,由胡春梅任科长。她原是一名副科长,在严富春的前任担任了八年的副科长,人很能干,也很精明,严富春当上正处长之后,就把她提拔起来了。因此,她是部里最听严富春的话的,完全按照部长的指示办事,唯部长命令是从。而部里还有另外一名副部长张国海,有事根本就叫不动她,以至于当严富春出差时,宣传部里有什么事,他就只有“亲自出马”。

宣传科,负责全省系统各单位内部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由李娜英担任。这是严富春从机关财务处“挖”来的,她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钢笔字也写得很棒,放在机关财务处“糟塌”了,严富春在组建处室时,就把她要了过来。机关里的墙报,壁报和黑板报,没少留下她的“墨宝”。她知道遇到了位好“伯乐”,让她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很会感恩,处处听严富春的吩咐。

财务科,负责全省系统各单位与本部的相关财务收支工作,又是部里的“小金库”,当然是严富春的“心腹”叶子仪担任。

办公室,负责系统各单位后勤保障和本部的接待工作,由林朝晖担任。林朝晖是严富春有次在下面检查工作时竟外发现的。那天严富春在下属某单位检查,中午自然有一餐招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严富春以“中午喝好不喝醉,下午要开会”为由,就硬是不肯喝了,他们就把林朝晖找来,一见面,只说了三句话,严富春就乖乖地把酒喝了。严富春认为她是一个天生搞“攻关”的角色,就把她从下面单位调了上来,经常带她外出“应酬”。她也是一个会知恩图报的人,常常也会关切把部长杯中的酒抢过来喝掉,并要他“保重身体”,惹得一桌子人就大笑说,好啊,这心疼你的人不少啊!

《安全生产报》负责报道全省的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各项工作,主编由孙桐薇担任。孙桐薇原是计委属下一个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次严富春到企业检查工作时发现了她。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而且头脑活反应快,思维能力也很强,处理事情也果断。更重要的是,她对新闻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而且她的新闻敏感度很强,她的新闻“嗅觉”也非常灵,她捕捉到的新闻都是报纸上的重要新闻,所以报上常有她的大作。尽管有许多单位想要她,可她的企业是个集体单位,没有“编制”也就没有办法。严富春在创办《安全生产报》时,严富春就想千方设百计把她调到了自己身边,她感恩不尽呢!

《计划与经济》杂志主要刊登政策和法规之类的文件,也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主编由赵芳菲担任。赵芳菲原是省城滨江市江南区经计委宣传科的一名宣传干事,有一次严富春在该单位上报的一份材料中,发现那上面的文字精美,语言流畅,用词准确,措辞严谨,而且逻辑性比较强,就很高兴地欣赏了半天,嘴里高兴地说,这如今能看到这样的好东西不容易啊!先还以为是哪位先生所写,一问才知是出自一位女士之手,心想,这真是一个当编辑的好“材料”啊。于是,组建《计划与经济》时,严富春就把她“弄”到了自己的身边来。

的确,严富春身边有了这么多“花”,让别人真的羡慕死了,说严富春,你是天天生活在“花丛”中,你可要当心啊!不要不小心就惹出麻烦来了。然而,严富春却和她们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她们也很会替部长说话。有一年,省委组织部组织了一次对省委省政府直属单位处级干部的考核,是背对背的,专门提意见。没有部长在身边,她们一个个把部长说得比天上星星还要美,比水中的月亮还要漂亮,比梦中的情人还要可爱。

那天,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申江处长到了省计委宣传部,说明来意后,马上就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来端茶倒水,很是殷勤。他以为她只是一个勤杂人员或者秘书之类的角色,也没多理她。召集了科级以上的干部来开会。申处长一看,哇,眼前几乎全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刚才那个端茶的小姑娘就是办公室主任,正科级。一看花名册,居然比他的女儿还要小一岁。

轮到这些“女将”们发言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夸奖严部长如何如何好,怎样怎能样能干,怎么怎么吃苦。比如“工作有魄力,勇于开拓”啦,“事业心强,”啦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啦,“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啦,“正派廉洁、克己奉公”啦,“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啦……等等,总之这世界上的一切美德都属于她们的严部长。当然,她们也说严部长有缺点,不外乎三条:“有时有些急躁”、“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时候对下属太苛刻”。听着仿佛是缺点,可是仔细一琢磨,“有些急躁”不是说他事业心强吗?“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不是说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吗?那“有时候对下属太苛刻”不就是说他对下属要求严格吗?申处长一方面惊诧咱们中国词汇的丰富,另一方面也真佩服这些“女将”年纪不大,政治上却进步得这么快,提前成熟了。暗自想:这严部长每天也真叫爽啊,当部长威风凛凛不说,还有一帮白领丽人众星捧月般围着转。只有一位“靠边站”的四十岁左右的女“副科级调研员”发了牢骚,她说自己生不逢时,刚来处里的时候是个女处长,喜欢小白脸、奶油小生,自己熬了七、八年才到副科;等到自己人老珠黄了,又来了个男部长大力提拔小丫头,自己副科的位子还得给她们腾出来,才三十八岁就成了“副科级调研员”。申处长听了笑得合不拢嘴。晚上严部长为他们设宴接风,申处长乘着酒兴把这事当笑话拿出来讲了,引得哄堂大笑。

后来,申江处长把白天民主测评结果一统计,发现打一百分的占绝大多数,一票七十五分,估计是那个副科级调研员给的,还有几票九十九分的,一平均是九十八分——真是接近十全十美了。申处长一边汇总数字,一边心想这“中层干部”都是严部长一手提拔的,这些小丫头要是按正常程序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到现在这个份儿上?严部长的特殊爱好使她们一步登天,怎能不心存感激?光调查这些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怎么能反映出真正的民意?但由于严富春和他的交情还不错,也就没有给他“使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