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开怀向常有邻招了招手,让他过来,然后训斥道:“有邻,你是怎么跟长辈说话的!如此浅显的灯谜,舅母岂能猜不出来?她故意让你,你不感念舅母一片慈心,反倒如此放肆!你目无尊长,成何体统!”
常有邻只是恃才傲物,平日里还是颇有家教的。他见父亲发怒,便吓得在常开怀面前跪下,哀求道:“父亲大人教训的是!孩儿即刻改过,请父亲大人饶恕孩儿这一回。”
常开怀仰起头,不看常有邻,冷笑道:“哼,饶不饶你,且看你舅母如何说!”
常有邻站起来,走到蘧玉凤面前,跪下,诚恳地说道:“请舅母饶恕外甥无知。”
蘧玉凤原本是个菩萨心肠,又在别人家里做客,岂能跟一个小孩一般见识?况且刚才她两次听到了莫名其妙的狂笑声,她猜到,自己猜错灯谜定有缘故。她赶紧将常有邻从地上拉起来,说道:“舅母本不气你,又何来饶恕一说。”
常开怀见蘧玉凤几次三番的怪异举动,就断定这个园子不干净。为了不让这园中的“脏物”搅扰了他为蘧玉凤精心安排元宵游园,他决定先将这些“脏物”清理干净了。他见前方不远就是一间房子,就对大家说道:“这些灯谜都太过浅显,以至于让有邻太过飘然了。大家先到那屋里去休息一下,我好让人将这灯谜换一换。”
他又对常有邻说道:“你陪你外婆、母亲和舅母到屋里面去,给她们吟吟诗,讲讲诗中的典故,她们高兴了,刚才的事就一笔勾销,不与你计较。等我回来,只要我见着她们谁的脸上有一丝不高兴的神色,等过了元宵节之后,定然拿你责罚不饶!”
常有邻向常开怀深深鞠了一躬,道:“请爹爹放心,孩儿一定想法让三位尊长开心了!”他赶紧上前引路,将三人带到屋里去,又搬凳,又擦桌,表现十分殷勤。
杨氏看得心疼,将常有邻拉到自己的身边,说道:“这些都是下人做的,可不是我的外孙做的!”
那丫鬟和婆子听了这话,赶紧进来,擦桌抹凳,倒水上茶。常有邻见桌面上倒好了茶,又向杨氏等人鞠躬,道:“请外婆、母亲大人和舅母喝茶!”
等三人都喝了茶,闲聊了几句之后,常有邻又说道:“外婆、母亲大人和舅母,我给你们吟诗讲典故吧!”说着,仰首吟道:
高适:自淇(qí)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hǔ)。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xì lǔ)。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吟完,他一本正经地讲道:“这首诗说的是农夫辛苦,却还有心报效国家。这里有个典故,叫做‘献芹’,说的是宋国有个农夫,只有一件粗布旧棉衣,这棉衣太厚了,只能隆冬时节穿,等春天来了,就不能穿了,穿了就太热了。可春天也不太暖和,脱了棉衣又冷,怎么办呢?那就晒太阳吧!晒太阳实在是太舒服了!他跟他的妻子说:‘晒太阳这么舒服,竟然没人知道!我决定将这条‘计策’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重赏!’……”
“哈哈哈!”元芳没等儿子讲完,先大笑了起来。杨氏也笑了。蘧玉凤虽然听过这个典故,但现在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一本正经地说出来,也觉得有趣,便也掩面而笑。
常开怀听到屋内的笑声,点了点头。他从袖筒中取出一张纸画的符,从近前的一个灯笼里取出蜡烛来,将符点燃。他等符将要烧完之际,张开嘴,对着符猛然吸一口气,将纸灰和烟火吸进嘴巴里去,接着对着门口,朝屋内喷去。屋内的人闻到这符的烟味,不一会儿,就都打着哈欠,靠在亭柱上昏睡了过去。常有邻也靠在他母亲的身边,睡了过去。
常开怀这才蹬上附近的假山,对着空中作揖,大声说道:“列位,在下常某人,已将这园子租下,趁今日元宵佳节之夜,携家眷游玩猜灯谜,未曾想,被列位搅扰。我与列位无冤无仇,不忍加害,你等还不速速离去!”
原来,这园子里确实还聚集着一群鬼魂。徐员外家中人丁不旺,到这园子来的日子不多,去年入冬后,来得更少了,竟然一个月也来不了一次,因此想出租和出售。徐员外有个远房亲戚,是个老秀才,姓洛,人称洛秀才,学得个满腹经纶,可就是科举考试屡考屡落榜,后来人们不叫他洛秀才了,改叫他“落榜秀才”了。就是这个“落榜秀才”,去年夏天借住在这“归来园”里,以便复习考试。谁知,他竟在金榜高中的时候,死在了北京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