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6
分享
《京东往事(第二部)》连载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设备科vs四分厂

设备科小院按照分工归办公室打扫,然而每天任务般执行的只有刘淑文、郑景龙和谢军三个人。司机们只是名义上归属在办公室,但终究他们不在办公室工作,夏天还好,车子容易发动,冬天就不行了,头天临下班,他们须得放掉水箱里的水,第二天上班之后,马上就得加水准备出车。那个年头出车可不是闹着玩的,君不见,遍地的小公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为抢点儿生意,不顾一切的随意停车,有一天这个厂的班车稍挤了它一下,于是小公共司机、售票员便伸着脖子骂将起来;君不见,多少豪车出现在眼前,望着奔将过来的奔驰,望着那飞驰而过的皇冠、雪铁龙,设备科的唐亮、赵辉两位司机一边惊叹,一边须得万分小心,否则出现刮蹭,麻烦事可就多了。

科长级别或许不高,但其责任和权利却不能以此而论,设备科有一百几十号人,而科长只有赵旭光一个,他的一个指令下去,下面职工便要动起来,工人们戏称厂长为“皇上”,戏称科长为“老板”,而对自己他们以为是个“跑堂的”,全听上面指挥。书记在这里大约是个闲职,事情不多,每天坐在自己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每逢周四,一大早他便四处通知,“下午开会,别迟到啊!”遇有零七八碎的事儿,譬如组织一次义务劳动什么的,这位叫温立民支部书记便在设备科小院里,男高音般的呼喊起人来,之后便会带着几个相应的人,戴上一副破旧的手套,两只手炸开于胯骨的两侧,头高高地抬起,嘴里发出哈哈的笑声,走在路来仿佛踩在弹簧上一般,上身于是也就跟着摇晃,头被身体牵动着,也是晃呀晃的。看着他的蹩脚的表演,忍不住让谢军作呕,这样的人也配当科级干部?有一次举办一个小型的职工篮球比赛,温书记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紧跟着,他作为上场队员,便故意冲撞了对方,那是一名普通职工,对方不干了,当下就要教训他,后来被人拉开,才算罢了。说话假大空,连笑也大多是假笑,这种和赵旭光搭班子,管理设备科,让人无话可说。但在业务方面,温立民因为是外行,他插不上话,也就不多说话,由着赵旭光去干,于是两人相处还是和谐的。

那个时候,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各分厂、科室也是分厂厂长、科长、室主任牵头,因为设备科人员多,所以设立了党支部,温立民被任命为支部书记。这是一个徳不配位的领导干部,那时他有四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龄,然而这个人大部分时候躲在北房靠西侧的独立办公室里,仿佛乐得清静,设备科还要为这个乐得清静的“温神”(职工送他的雅号)发工资。实际上,即便他十天半月的不来上班,也几乎没人找他办事,而说到企业“人浮于事”,温神是最大的典型。其时,厂里对这个人颇多议论,只是厂领导不知道如何安排他,让他负责人什么呢?他又有什么特长呢?职工需要这么一个小心眼儿的支部书记吗?这些都不得而知,想必温神自己也多少有点自知之明,所以,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守规矩,他或许知道,一旦越雷池半步,他就可能丢了这份“闲职”。

温立民每天差五分钟八点到单位,之后换衣服,再后便拿拖布拖他办公室地面,最后就坐下来休息算是上班了,对于分配给办公室的卫生责任区,也就是设备科小院,这个抖着手,招呼众人参加义务劳动的支部书记,是从来不打扫的,一次都没有,仿佛那样就失了他身份。他办公室的热水,他也是不亲自上手的,都是办公室的郑景龙、刘淑文抑或是谢军帮他打,只有一次,那天大约这位中老年人良心发现,提了他屋里的两只暖瓶去打水,后来却又空着回来了,原来那天烧锅炉的起晚了,水还没烧开。等到水差不多开了,副科长熊春雷要去打水,被谢军给接了过来,那一天,不知道设备科的这位支部书记渴着了没有。

那时的京城煤建厂设备科只有两个称呼,对本厂和总公司它叫设备科,对外它被称作正达工贸公司,而在谢军到这里大约半年之后,它又有了新的称呼——四分厂。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几个称呼(名字)的意义大约是不同的。设备科是它最早的名字,那时整个京城东半部的煤炭供应,大都出于这家企业,业务忙的什么似的,设备科必要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社会保供意义重大,如果京城老百姓缺少了煤炭,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大事情。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之后,设备科掂量自己有维修机电设备的本事,于是成立了正达工贸公司,那时有一个单独核算的班组,一方面修理厂里的以电机为主的机电设备,一方面接收外单位的电机修理业务。这个叫正达工贸公司的班组的十几个员工,有正式工还有外聘的老工程师等,每年除养活自己外,还能为设备科创收十几万元,那是一个职工月薪四五百元的年代,有了十几万的账面收入,设备科的腰杆显然是硬气的。

谢军到设备科半年后,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四分厂,那说给总公司听的。那是临近199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市府对于天然气和煤炭有了长远规划,大约在1998年前后,三环路以内将禁止烧煤,就连东北二环路外的热电厂也将改为燃气而取代了污染相对较高的燃煤;与此同时,总公司要求京城煤建厂上交几乎所有主营业务的利润,霍春杰、孟书记等厂领导对于总公司的决定不能反对,但他们总要为这个厂做点什么,原先的一大块肉将要被收走,那总公司吃肉,这个厂总要弄点汤喝吧,否则,怎么对得起上上下下几百号职工?从设备科改称为四分厂,就是要其中的新老职工,独立核算,原先平价采购、平价销售给各分厂等使用单位的物资,现在要平价采购,之后加价出库卖给使用单位,厂长、书记等厂领导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将四分厂的人工成本摊入煤炭成本中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