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的繁华远超伍昌臣的想象。码头桅杆如林,街上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他紧抱着包袱,在人群中艰难穿行。
按照程启山曾经的描述,他找到了茶市所在的河街。两旁茶庄林立,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伍昌臣鼓起勇气走进最大的一家“聚仙楼”,立刻被茶香包围。
“客官看茶?”伙计热情迎上来,打量他的粗布衣衫后,笑容淡了几分。
伍昌臣取出一个小竹筒:“请掌柜的看看这个。”
伙计狐疑地接过,打开闻了闻,脸色微变:“稍等。”
片刻后,一位富态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锦缎长袍上绣着松鹤纹样。“在下姓方,是这里的掌柜。小哥这茶从何而来?”
伍昌臣谨慎地回答:“自家种的。”
方掌柜请他就座,亲自沏了壶茶。茶汤橙黄透亮,香气独特。方掌柜啜了一口,闭目回味,突然睁眼:“这茶有岩韵!小哥莫非来自武夷?”
伍昌臣摇头:“宣恩县。”
“奇了!”方掌柜又品一口,“滋味醇厚带果香,尾韵有蜜甜,竟有几分似云南的古树茶。”他倾身向前,“有多少?我全要了。”
伍昌臣心跳加速:“眼下只有三斤……但若价格合适,秋茶可供应二十斤。”
方掌柜沉吟片刻,伸出五根手指:“五两银子一斤,如何?”
伍昌臣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比他预期的多了一倍!但他强自镇定:“掌柜的识货。不过这茶制法特殊,需预订金……”
方掌柜哈哈大笑:“好个精明的后生!”当即取出三十两银票,“这是定金,立字为据。”
走出茶庄,伍昌臣摸着怀里的银票,脚步轻快如飞。转过一个街角,忽然看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歙县茶商程启山勾结私茶案,流放琼州……”
笑容凝固在脸上。他凑近细看,流放日期竟是半月前。也就是说,程启山可能已经路过汉口!
伍昌臣急忙向路人打听流放犯人的路线,得知通常会走水路到岳阳,再转陆路南下。他算了算身上的钱,咬牙雇了一艘小船,顺江而下追赶。
船行至金口驿,天色已晚。岸上灯火点点,隐约可见几个戴枷的人影被押进驿站。伍昌臣付了船钱,悄悄摸到驿站后院,从木栅栏的缝隙中张望。
院中生着篝火,五六个犯人围坐,其中那个清瘦的背影如此熟悉。伍昌臣正要呼唤,突然被人从后面捂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