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启山的筹划下,“紫金毫”品鉴会在宣恩县城最大的茶楼举行。各地茶商闻风而至,楼上楼下座无虚席。
伍昌臣亲自煮水沏茶。他取来珍藏的立春雪水,用红泥小火炉慢慢煮沸。当热水冲入茶壶的瞬间,一股前所未有的香气爆发出来,弥漫了整个茶楼。
“香!太香了!”茶商们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伍昌臣手中的茶壶。
茶汤呈琥珀金色,在阳光下如液体黄金。伍昌臣按“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分茶,每一杯都恰到七分满。
首杯敬给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茶商。老人啜了一口,闭目良久,突然老泪纵横:“六十年来未尝此味!初入口如幽兰,继而似蜜桃,尾韵竟有雪松之气,回甘绵长不绝!”
现场顿时沸腾。茶商们争相出价,价格从每斤十两一路飙升至五十两。程启山正要落槌,忽听楼下一阵骚动。
“巡抚大人到!”
全场一片哗然。只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官员在随从簇拥下步入茶楼。伍昌臣连忙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巡抚和蔼地说,“本官途经此地,闻异香而来。可否讨一杯茶喝?”
伍昌臣亲手奉上“紫金毫”。巡抚细品之后,惊叹道:“本官在京城尝过各地贡茶,无出此茶之右者!”
程启山趁机上前,低声说了几句。巡抚面露讶色,仔细打量伍昌臣:“你就是那个智斗赵家的年轻人?”
“小人侥幸……”
巡抚摆摆手:“不必谦虚。此茶可曾取名?”
“暂名‘紫金毫’。”
“俗了。”巡抚沉吟道,“此茶三泡三变,如凤鸣九霄,不如叫‘凤鸣茶’如何?”
伍昌臣大喜:“谢大人赐名!”
巡抚临走时,特意要了一包茶叶:“本官不日回京,当以此茶进献……”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贵人。”
品鉴会大获成功,所有茶叶被抢购一空,订单排到了三年后。当夜,伍家摆酒庆功。酒过三巡,程启山拉着伍昌臣到院里:“昌臣,咱们的机会来了!巡抚大人暗示要将茶进献皇上,若成贡茶……”
伍昌臣却想起林小荷的警告:“先生,小荷说赵家背后还有‘盐茶道大人’……”
程启山笑容一僵:“难怪……难怪赵家如此猖狂。”他压低声音,“盐茶道主管全国茶税,权势熏天。若他盯上咱们……”
两人相对无言。夜风吹过茶园,带来沙沙声响,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