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行宾的头像

刘行宾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8
分享
《门窗之乡》连载

第三十六章 雁阵齐鸣春满园

改革开放的春风年复一年地拂过潦河两岸,昔日的安义——那个被戏谑为“地下无矿藏,地上无工厂”的贫瘠小县,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惊人蜕变。我坐在上海铝合金门窗加工厂不算宽敞但明亮的办公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一份泛黄的旧报纸。 报纸头版刊登着安义第一个万元户的报道,照片里那人憨厚的笑容背后,是全县人羡慕的目光。“那时候,全县能找出几个啊……” 我对正在整理订单的妻子李秀秀感慨道,声音里带着岁月的回响。贫穷,曾像一副沉重的枷锁,牢牢锁住了安义这片土地;而拔掉穷根的渴望,则化作了十几万安义人背起行囊、闯荡四海的磅礴原动力。1987年,在县委县政府破冰般的支持下,安义私营经济发展联合会应运而生,如同暗夜中的第一颗星火——这便是日后燎原的江西安义商会最初的雏形。

汗水浇筑梦想,铝窗敲开富路。安义人凭借“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遍布全国的“门窗军团”,硬生生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丛林里,闯出了一条金光大道。不仅甩掉了“吃财政饭”的贫困帽子,更一跃成为全省个体经济发展的耀眼标杆!安义,这个曾经与贫穷捆绑的名字,如今被赋予了“江西的温州”的美誉,安义人亦被誉为“江西的温州人”。这不仅是财富的惊人积累,更是对“产业造血”脱贫模式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正如同样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南昌市安义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凌贤发所言:“不奋斗,抱着‘等靠要’,今天我或许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窗外,是工厂忙碌的景象:银色的铝合金型材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堆积如山;切割机的嘶鸣、组装锤的敲击、行车的运行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产业交响曲;工人们穿着沾满铝屑的工装,专注地忙碌着,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后背。 看着这一切,我心中感慨万千。从当年潦河边那个为生计发愁的青年,到如今拥有这个销往周边数省的小厂,每一步都浸透了汗水与艰辛。我深知,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时代即将过去。安义门窗人需要更大的舞台,需要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我从电话里得知家乡正紧锣密鼓地酝酿成立外埠商会时,一股久违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我激动地对妻子说:“秀秀,听见了吗?这是大好事!抱团才能取暖,聚力才能更强!咱们安义人,要真正拧成一股绳了!”

2007年3月26日,上海虹桥迎宾馆。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如星河般璀璨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乡音汇聚的暖流,乡情在激荡澎湃。这里,正举行着一场注定载入安义史册的盛典——上海江西安义商会门窗业分会成立大会!在江西省人民政府驻沪办领导、上海江西商会代表以及安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们期许的目光注视下,两百多位在沪打拼的安义门窗精英济济一堂。时任安义县委书记邱向军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会场每一个角落,也穿透了历史的帷幕:“改革开放的核心,就是同心同德谋发展!成立商会,就是要为我们安义的铝塑门窗产业安上强劲的‘助推器’,为在外漂泊打拼的安义儿女,筑起一个温暖有力的‘娘家’!”

这庄严的宣告,标志着安义人完成了从“散兵游勇”到“集团军作战”的历史性华丽转身。

作为在沪安义商人中的一员,我应邀出席了这场盛会。坐在台下,看着主席台上庄重的授牌仪式,红绸揭开,金色的牌匾熠熠生辉,听着身边乡贤们用熟悉的乡音热烈讨论着未来,心中暖流奔涌,眼眶竟有些湿润。 我的目光扫过会场,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其中不少,正是一年前那批被县委“放逐”到市场大潮中淬火历练的年轻干部! 此刻的他们,早已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与若有若无的官气,眼神里沉淀着市场洗礼后的沉稳与干练,行动间透着一股务实的劲头。我看见杨沂钟正热情地穿梭于企业家之间,用他那跑市场磨破了好几双鞋底换来的“地气”,如数家珍般介绍着商会未来的服务项目;胡明则凭借一年商海沉浮中练就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刻骨铭心的法律意识,被众人推选为负责调解纠纷的理事,那份曾经检察官的严谨此刻更显分量;熊生以其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在我店里扎扎实实积累的行业认知,正积极投入组织工作,举手投足间已颇具干练。他们的身影,正是安义县委县政府那步看似险峻的“淬火”棋局,结出的最饱满的硕果——锻造出了一批真正懂市场痛点、通产业门道、能贴心服务的干部,如今成为了支撑这个新生商会高效运转的坚实脊梁!

商会绝非虚设的牌匾。它甫一成立,便如同一个精密的引擎,迅速织就了一张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服务与互助网络,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排忧解难的“娘家”:

当会员在异地遭遇不公——合同陷阱、恶意拖欠巨额货款、甚至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的刁难时,商会立刻成为他们最强有力的后盾。我就曾亲身感受过这份“娘家”的力量。上海一个体量巨大的地产项目,仗着财大气粗,拖欠了我工厂一笔数额惊人的货款,对方负责人态度倨傲,电话不接,面谈敷衍。我独自奔波交涉数次,心力交瘁,却收效甚微,巨大的资金压力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万般无奈之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求助于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安义商会。商会反应极其迅速,由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理事牵头,联合了几位在沪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会员企业老板,以安义商会的集体名义,向对方发出了措辞严谨的函件,并组织了正式的集体交涉。摆事实、讲法律、展示安义门窗人团结一致的决心,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对方显然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地方商会”能有如此组织力和专业度,态度终于软化。最终,在商会的强力斡旋下,拖欠已久的货款被成功追回!拿到支票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紧紧握着商会负责人的手,声音有些哽咽:“以前单打独斗,受了欺负、吃了闷亏,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自己咽到肚里。现在有了商会撑腰,腰杆子硬了,说话底气足了,连道理都显得更直了!”

化解矛盾的“稳压器”:

同乡同行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难免产生摩擦。在上海松江区,两家颇具规模的安义门窗企业因争夺一个大订单,矛盾激化,从口角升级到险些发生群体殴斗,场面一度失控,严重威胁着“安义门窗”的整体声誉。上海商会闻讯,第一时间由胡明等几位理事火速赶赴现场。他们凭借天然的乡情纽带和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练就的娴熟调解技巧,将双方分开,冷静分析:破除“内卷式”竞争,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所在,但竞争有良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之分,“内卷式”恶性竞争违背了经济规律,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商会对他们晓之以理——恶性竞争两败俱伤,损害的是所有安义人的招牌;动之以情——都是潦河儿女,出门在外理应相互扶持;分析利害——树立行业规范才能赢得长远发展。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成功促成了双方和解,并共同协商建立了一套良性的竞合规则。这场潜在的风波被商会成功化解,县委县政府得知后给予了高度赞扬。

反哺桑梓的“金桥”:

商会迅速成为安义招商引资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和最畅通高效的渠道。2014年4月,恰逢上海安义商会换届盛典,安义县工商联精心组织了一场大型投资洽谈会。那些经过市场惊涛骇浪淬炼、对家乡发展有了全新深刻认知的干部们,如杨沂钟、熊生等,成为了最得力、最接地气的联络员和推介官。他们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宣讲员,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饱含感情地讲述着安义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以及门窗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真诚和务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沪上企业家。最终,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11个,引资额高达1.5亿元!同年底,安义雄心勃勃地举办首届门窗型材展销会,正是依托这张已初具规模的全国商会网络进行广泛宣传造势,成功吸引了百余家外地知名企业踊跃参展。走进安义凤凰山工业园,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园区内80%以上的企业,正是由这些心系桑梓的返乡创业的安义人或通过商会平台直接引入的。产业的种子,在乡情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担当社会的“先锋”:

从2008年南方那场罕见的冰灾到牵动亿万人心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10年江西遭遇的特大洪灾,上海江西安义商会门窗业分会总是第一时间发起爱心募捐。会员们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超百万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安义企业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其持续开展的“阳光助学”活动,更如涓涓细流,惠及家乡众多寒门学子,点亮了他们求知的希望。

2015年1月18日,上海世贸中心。恢弘的金色大厅内,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乡音鼎沸,乡情如酒。“2015上海安义虹桥经济论坛暨江西安义上海建材商会年会”在此盛大启幕!尽管彼时经济寒流涌动,但现场汇聚了1600多位安义乡贤与来自各界的名流精英,盛况空前,昭示着安义商会蓬勃的生命力与产业强大的凝聚力。论坛规格之高,令人瞩目:时任安义县委书记李松殿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时任县委副书记刘万勇、时任常务副县长彭开先等主要县领导亲自率团赴沪,阵容强大;更邀请到第一财经董事长秦朔、影视明星博弘、阳光100执行副总裁黎辉、央视特别节目部主任吴世平、商界翘楚庄诺、赵炳东、李宏等重量级嘉宾;江西省政府驻沪办、上海市江西商会、军方、金融界的代表亦济济一堂。这已不仅仅是一次联络乡谊的聚会,更是安义门窗产业吹响向高端化、品牌化进军号角,决心融入更广阔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版图的誓师大会!是安义力量的一次集体亮相!

乘此浩荡东风,安义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图景无比清晰:以遍布全国的商会网络为有力抓手,强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县委统战部、工商联锐意改革,大刀阔斧,彻底扭转了过去“无职无权无地位、无人无财无职责”的被动局面。他们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三年织网计划”:在全国安义人集中、产业聚集之地,构建起一张以省会城市为战略龙头、经济活跃城市为重要支点的全国性安义商会网络!在省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当红娘”“架金桥”,安义外埠商会如雨后春笋,在北京、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近30个经济重镇扎根生长。这张日益细密、坚韧的网络,成为信息高速互通、资源高效共享、经验深度交流、品牌强力推广的无价平台,如同一股强大的推力,助推安义门窗产业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更高峰高歌猛进。

我站在虹桥论坛熙熙攘攘、群情激昂的人群中,仰头看着大屏幕上那行振奋人心的大字——“安义门窗,走向世界”。耳边是乡贤们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讨论,关于品牌、关于创新、关于未来。我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眼前这流光溢彩、精英云集的盛景,与记忆深处潦河岸边那个灰扑扑的贫弱家乡重叠;我孤身一人背着铺盖卷闯荡武汉时睡过的冰冷桥洞;107名干部“淬火”归来时脸上那份脱胎换骨的坚毅;还有眼前这张由无数安义人用乡情、智慧和汗水共同织就的、生机勃勃、四通八达的商会网络……这一切,如同电影镜头般在脑海中快速闪过。 我仿佛看到,一只只曾经在风雨中孤独飞翔的雁,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排列成气势磅礴、秩序井然的雁阵。它们在改革开放的辽阔天空下,迎着朝阳,齐声发出穿透云霄的鸣唱,奋力扇动翅膀,向着共同的目标坚定前行。我深信,这充满力量与希望的雁阵所掠过的土地,必将迎来一个产业更加繁荣、家乡更加富庶、游子心中更加充满自豪的——满园春色!我侧过头,对身边的妻子李秀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也像是在对脚下这片热土和充满希望的未来,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秀秀,看这阵势,听这声音!咱们安义的门窗,怕是真的要敲响世界的大门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