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南山的头像

张南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25
分享
《虹村纪事》连载

第六十六章 东风塔“庆生”(一)

夜八点半,弧红梅提出回家,她们便呵护着于馨,从油菜园慢慢地往回走。

弧剑竹又问:“梅姐,你知道吗,明天东风塔‘庆生’几点开始?”

“今晚十二点后就算开始了,也许清流大伯他们此时已经向东风塔进军了。”弧红梅回答,“自从他老人家从那个不是人呆的地方回来,拜塔由他负总责,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他尽职尽责。十几年来,忧患和挑战并存,好在他身体还不错。终于活下来,看到了好风景。”

“剑竹,我们几点上东风塔去?”于馨着急问。

“小馨,你就不要上去了。”弧红梅皱眉头建议。

“干妈,我要去,我能行!走两个小时,我也要去。”于馨不听话。

“好好好!只要你有决心,我一定陪你上去。”弧剑竹只能同意。

“剑竹,你一定要叫醒我,不能偷偷一个人上去。要不这样,我晚上和干妈一起睡,你自己回家。”于馨改变方向。

弧红梅想不到于馨会这样说,她灌了蜜一样,心中一万个愿意,可能行吗?她心里七上八下等待弧剑竹的下文。

弧剑竹马上回应:“赞成,举双手赞成,一万个赞成!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我理解。”

弧红梅倒不着急起来,认为他俩在闹着玩儿。她问:“剑竹,塔门的对联明天一起开放。辉泽老师的楷书,龙归的雕刻。相得益彰。”

“是我出丑,惭愧。”

“美丑都是历史,心诚则灵。我们能让老人家高兴,是第一要务。别谦虚,一个符号而已。”

“唉!我一直忧心忡忡,怕被人笑话,有字为据,还刻了。简直成了笑话。平仄都不懂,贻笑大方。”

“没那么严重,看不顺眼就磨掉,上任古县长在风景区的牛胆石题刻‘牛气’二字,不如人意,都磨掉两次了。”

“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我们平民百姓,不要有顾虑。”

“梅姐,我在考虑,不知道成不成熟?回头你们考证一下,能不能在后山开辟一条登山道——栈道,有惊无险,以后搞旅游开发很有帮助。”

“心有灵犀,你和于馨未归来,我早就想弄,资金短缺。我们这两天已在研究,本想过几天后再证询你的意见。不谋而合。就是花钱如流水。”

“一鼓作气。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再花三五千万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乘工程队伍还在,如果‘起央火煮粒卵’,就懒了。何况投在家乡的钱:不会跑!”

“干妈,不怕,纵使公司倒闭了,我去上班,养活我们母女一家没问题。”

弧红梅牵着于馨的手腕,不由自主加大力气,“呸!别胡说。我们永远不会倒闭。”

“清明节左右,我决定抛掉一支股票,把钱抽回来。私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

“你手上还有什么股?”

“中国北车。”

“我帮你盯住。”

“哈哈!你外行了,不用盯,股票像风筝,要收工了,线拉回来就行。”

他们说着笑着已到家门口,那个川籍民工正坐在池边抽烟,心事重重的样子。见他们回来,便低头走开了。

弧红梅不准男人随便进家门,何况外地陌生人。

一个中年男子,来自万里之遥,适逢佳节,无人团圆,孤独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川籍民工在考虑什么呢?

弧剑竹想起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于馨真的决定和干妈睡,倒把弧剑竹和红梅吓一跳。

更深夜静,母女俩都睡不着,红梅抚摸着于馨的耳坠,欲言又止。

于馨突然说:“干妈,我居然有了去四川的念头,你说奇不奇怪?”

弧红梅没想那么多,顺着话回答:“不奇怪!一来你有条件,二来四川那么多景点。听说九寨沟很漂亮。等孩子三岁了,带着他一起去。”

于馨继续无拘无束地说:“可我想去汶川看一看,干妈你也去。读中学的时候,我捐了两千元,不知道汶川收到没有?”

红梅先是心头一震,一会儿才表态:“我去了,怕熊猫有意见。再说那里无亲,去了也徒生烦恼而已。要登山,不如就我们登东山!你的捐款肯定收到,老鼠也不敢偷的。”

说着说着,于馨就睡着了!

然而,弧红梅彻夜难眠,往事历历像寒流,吹乱了她的头发,打湿了她的衣衫。她虽然睡在鹅绒被里,却有瑟瑟发抖的感觉。

……

历经一番汗水洒落,弧剑竹他们一行“六人”是上午九点钟前登顶的。今天的东山,身披盛装,灿烂夺目。于馨被安排到一凳子坐下,垫了大毛巾。她喝了几口加了浅黄色冰糖的咸黄皮水,口中发出“啊”“啊”的回声,自言自语:太舒服了。

弧红梅左手环抱着她,帮她擦拭脸上的汗珠。她没有愁眉苦脸,而是红光满面,余兴未尽。

东风塔正门三米处,摆放一张“公床”,放置一些红纸字、鞭炮之类“寿品”。塔周围的草坪上,披上油纸,一家一处,摆上各种“贡品”,没有鱼肉,只有农作物、干粮和水果。诸如:番薯芋、瓜玉米、苹果梨、饮料、罐头等等。

不管是不是虹村人,谁都可以来拜一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

十点正,拜寿时辰到!

老人组打破传统,弧清流也没有穿上长衫马卦,一切以自然简单为主,塔影在心中。只见他洒下三杯自酿烈酒敬塔,遂手提木尺,大声宣布:

“各位乡亲,今天祭塔第一件事情,东风塔大门对联揭幕仪式开始。”

两个男中学生拉下两块红色丝绸,露出真容,人们期待已久的秘密即将公开。

弧清流走近塔门,大声念诵:

“左联:东西南北去;右联:风霜雨雪回。这副对联的作者就是善良、慷慨、智慧、正直的虹村弧氏二十代孙弧剑竹。御史岭俗称望塔岭,塔到故乡到!那里也有对联。左联:东去二十年前罪已罚;右联:风吹御史岭后缘再续;横批:塔到故乡到。也是弧剑竹所撰。”

一时间,欢声雷动,成了快乐的海洋!

释一笑和另一师傅在一旁诵经祈祷,钟鼓齐鸣。

……

弧清流继续说:“下面,进行第一次东风塔拜寿,大家准备好了!

“一叩头!

“二叩头!

“三叩头!”

随之弧清流建议:“暂歇,十分钟后再祝寿。”

人们议论纷纷,年轻人不大理解这些程序,默认就是。

拜寿仪式隆重又简洁,反复三次之后,大家散去,开始自由活动。

弧剑竹和红梅站在西面观看油菜花和小麦地,想起去年剑竹的规划,佩服之致,红梅遂建议:“我去叫小馨过来看油菜花,这里观看别有一番天地。”

“梅姐,我去叫。是要从不同角度观赏,才能从独特的角度写出好诗来。难为她有这种精神,也算是另一种妊娠吧。”

红梅的拜寿号为十八,披在草地上是一块浅红色塑料布床单,此时,王宁惠正在“追问”女儿昨天晚上和弧红梅睡觉的细节,仿佛女儿已被抢走了一样难受。

“馨馨,她摸你没有?”

“反正我睡着了,感觉有一只手在我身上游走,像一个贼,悄悄地,轻轻地,不过很温柔,很舒服。”

“她摸你肚子没有?”

“小声点,妈!”

“你妈脑子进水了。”

“什么时候?”

“昨天晚上!”

于馨朗朗而笑,引来邻居不少馋涎欲滴的表情。刚好这时候,弧剑竹到来了。

弧剑竹拉着于馨的手,慢慢挤出人阵,她父母保护两旁。虹村人对东风塔的热情和崇敬,远远超越弧剑竹和客人的想象和预测。

然而,于馨凡事无忧无虑的样子,令父母担心,尤其是母亲的担忧。

来到弧红梅身边,于馨又有了微微汗液,红梅连忙用毛巾帮她擦干,边擦边念叨,仿佛于馨刚才受到委屈一样。母女俩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王宁惠深皱眉头,于耿周则深情地欣赏山下美景。

油菜花园,旁边还是挤满了游人,只不过看起来游人只有蚂蚁大小。

有一位老人请弧剑竹去塔边帐篷里喝茶……

弧清流、清明等人兴奋异常,大加赞赏:“贤侄功德,誉满河山;贤侄壮举,与塔齐高。”

“大伯,愚侄惭愧,不敢当!”

于耿周夫妇也在一起喝茶,他们觉得今天的水仙茶别有韵味,也可能和心情舒畅有关,和天气温热有关……

虹村人大都在这里吃午餐,有人打起扑克,有人下起象棋,已经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起来。

太阳光慷慨热烈地照射在东风塔上,东风塔反射出异样的光芒,仿佛又是凡胎肉眼所看不到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