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古枫之上,喳!喳!喳!三声鸟鸣,久违而熟悉的音符,带着磁性,带着问候,虹村人无不举手庆贺,奔走相告:
喜鹊回来了!
喜鹊回来了!
喜鹊回来了!
自古以来,尤其是在偏僻贫困落后的山区,喜鹊一叫,就预示有干饭吃,有干饭吃,哪个孩子会不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虹村,“朋”包括所有亲朋好友。
喜鹊在虹村人心目中:建筑大师,性如烈火,白色胸脯,黑色翅膀,尖利的嘴,长长的尾巴,铁铸一样的爪子……
喜鹊的失踪,跨越时间之长,令虹村人憋气,惭愧,失落,后悔。今天早晨,在古枫上发出这个声音,虽然有点沙哑;这个消息,在虹村,令人兴奋,令人鼓舞,似乎是仅次于弧剑竹回来。
喜鹊、老鹰和乌鸦,在虹村上空,被称为“黑色三剑客”,苍鹰(于馨回来那天在后山道已出现)和乌鸦回来不回来,虹村人不重视,喜鹊没有回来,令虹村人揪心,仿佛一下子生活没有了乐趣。老鹰叼小鸡,乌鸦闻尸而叫,都是虹村的克星,从物质到精神的双重压迫,虹村对此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好在近年来,虹村人不养鸡了。都是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喜鹊的声音,被虹村人付与喜庆吉祥,尤其是勤劳朴素、自力更生的身影和精神,给虹村人留下诸多学习的榜样。
“喜鹊为什么会消失?”获知消息后,于馨追寻一个久远的问号。
弧剑竹敷衍说:“环境污染,喜鹊盛怒,一走了之。”
于馨疑问:“就没这么简单?”
弧剑竹惊讶:“这还简单?喜鹊也是有思想的。你还想地球怎么着?”
于馨一乐:“我问干妈去。你离开虹村二十多人,好多事情你也是一个外人。”
弧剑竹气他:“赞成。不过,自古以来男女有别,尤其在哲学方面。何况二十多年来,虹村没有奇迹。”
“夜郎自大。”于馨讽刺他,“当然男女有别,我们女人早已七成天了,早已可以骑在你们头上。”
于馨顿觉说过了话,憋不住满脸通红。
……
喜鹊回来的第二天,虹村水厂顺利投产。老人组沸腾了,谢天谢地,同时也感谢喜鹊带回了蓝天白云中的插曲,在他们有生之年,能够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虹村水厂投产的第二天,午后雨过天晴,在总兵府避暑山庄上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跨越两个山面,像一座彩色的天桥。
路人奔走相告,拍照存证,不需美颜,不须注释,发上朋友圈,点赞排成长队……
弧红梅第一时间发信息给于馨,她拉着弧剑竹上天台观望,彩虹还在,色彩斑斓,美如彩练,于馨第一次亲眼所睹彩虹,激动得握紧拳头,脸皮崩紧,说不出话来。刚好两只喜鹊在彩虹旁边飞翔,弧剑竹拿起手机,拍了几十张照片……
“小馨,你应该写一首诗。”弧剑竹把她紧紧抱着,也不管观众多少,鼓励说,“你也是我心中的彩虹。”
于馨激动地说,开口增加一倍,“可以写两首。彩虹,一定是喜鹊带回来的。”
弧剑竹又说教了,“有道理,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造就了你的想象力。其实,彩虹的生存环境是很挑剔的,不是虹村没彩虹,而是彩虹像喜鹊一样跑了,赌气,抛弃了虹村。就像女人抛弃了喜欢赌博的丈夫。”
于馨自有见解,“也许吧。彩虹一定是喜鹊拐走的。”心中自言自语,“你懂什么?赌博尚可原谅……”
“这几天,虹村接二连三大喜事,心潮逐浪高。于馨回来了,彩虹不回来,诗人会寂寞的。”弧剑竹边说边扶着于馨下楼梯。
于馨边下楼梯边说,“那当然,我从来没有见过喜鹊和彩虹的真容,喜鹊一定从天堂回来的,我就担心,她们回来后住哪里?”
弧剑竹告诉她:“头几天,它们自己会建造鸟窝,一定在枫树之巅,高高在上。在自然界中,喜鹊巢被誉空中别墅。”
于馨惊呼:规格这么高。“我们要是能帮它们就好了!”
弧剑竹解释:“人类搭建的,它们不一定要,建造婚房,也是它们生命的一部分。千万别把喜鹊当宠物,它们能有自尊心。喜鹊在虹村叫客鸟,它们的窝,百分之七十是竹枝架构,又轻又韧,聪明绝顶。”
……
时间不早,弧剑竹带着于馨来到红梅家,于馨有干妈家的钥匙,便开门进去。
十点钟,红梅才回来。
于馨愉悦地告诉她:“干妈,我看见了彩虹,多谢你发信息提醒。”
“是我第一个发现的,真漂亮、壮丽。”红梅回答,“今天,全村人都在讲喜鹊和彩虹的故事。”
弧剑竹也高兴:“这叫意外惊喜。”
“干妈,彩虹是不是喜鹊带回来的?”于馨突然想起。
“是啊!我怎没想到,他们也没有想到,老人组也没有想到。还是小馨聪明,长江后浪推前浪。”红梅突然感到自己的脑瓜子不好使了,但在她的心里,彩虹更是于馨带回来的,遂激动地默念,“你再不回来,虹村都要改名了。”
……
“干妈,剑竹说他能把小麦变成面条,手工制作。”于馨兴奋之余,突然想吃面条。
“有可能吧。”红梅肯定地回答,“这算不上困难。喜鹊和彩虹都回来了,其它难不倒他。”
于馨失落说,“干妈!我们打赌,他赢了,我就要亲他一次。”
红梅惊讶:“他输了?”
于馨低下头无可奈何:“被他亲一次!”
红梅叹息:“小馨,你傻啊,两次他都占你便宜。”
于馨抬起头辩解:“干妈!他好狡猾。不过,我不相信他能够完成任务,除非没在我眼皮底下操作。我没有发现他制作面条的工具呀。”
“倒是!”红梅恍然大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没有石磨。”
此时,在一旁傻笑的弧剑竹,侧面在红梅耳边悄悄说:“你还不知道,我今天就请人在杨桃树下架起了一座石磨,还吩咐把磨沟用犁头壁凿了一遍。万事俱备,‘不’欠东风。”
红梅满意地点点头:“真有你的,不过为了小馨,我赞成。”
弧剑竹提议:“梅姐,给我五斤小麦,我明天早上就去磨。”
于馨问:“干妈,你们在商议什么?”
红梅蒙她:“他说,一定要斗争到底。”
于馨握紧右手小拳头:“好啊,看谁先流泪?”
……
三月二十九日上午九点钟,弧剑竹又一次开车来到杨桃树下(路面基本可行),右手提着红色葡萄酒袋装的几斤麦子,左手提着一只红色塑料桶,屁股后面跟着于馨,已经有人在石磨旁等他们,仿佛要看剑竹出笑话,出洋相。
于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弧剑竹用什么魔法,一夜之间就筑起这座石磨?看似笨重,实则精致。
于馨围绕石磨转了两圈,看不出什么奥秘,两片加工过的石头叠在一起,怎么能把小麦变成面粉呢?倒像一夫一妻,夫唱妇随……
“这叫什么?”
“石磨,俗语石帽!你看像不像帽?虹村以前家家户户有。”弧剑竹笑了笑回答,“小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磨,就是这个磨。沉重吧!”
于馨拍拍石磨钩,感谢说:“石磨啊石磨,很高兴实物认识你。真幸福!”
“你说什么?”
“风吹走了。你真的能拿石磨变成面?”
“是啊!”
“百分百把握?”
“你可以一旁监督、验收。”
很快围过来几十人看热闹,不知道他们夫妻想干什么。有一个老人笑说:“吃饱了撑的,要消化消化。”
只见弧剑竹把石磨打扫干净,抓了半把小麦放进石磨上层的孔洞,双手把住石磨外弯弯的推柄,把石磨推得三百六十度转起来:
呼噜……呼噜!
呼噜……呼噜!
一圈,二圈,三圈……
呼噜……呼噜!
呼噜……呼噜!
四圈,五圈,六圈……
呼噜……呼噜!
呼噜……呼噜!
七圈,八圈,无数圈……
持之以恒,任劳任怨:有志者事竟成!
石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飞机从遥远处飞来。
于馨数着数着就乱了,可她终于明白了,麦田里,那个小画家画下角那个石磨的作用,也为自己的见识还不如一个小孩而深感惭愧……
不一会儿,白色的面粉从石磨边沿挤了出来,滚落在下层的石磨沟里。出成果了。
于馨瞪大眼睛,只见弧剑竹用手指头蘸一下,擦一下,送口中品尝,满意地自言自语:“够细,不用过筛。”
于馨鼓掌叫好,其他人没鼓掌,因为这不是什么奇迹,虹村人人会。
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这有什么可乐的,简直累死人了。我爸爸说,奶奶就是推这个累死的。”
于馨不信,但她没有反驳,这孩子还小。她没有提出试一试,因为她觉得这活计太难了,自己没法胜任。有自知之明,就减少了很多不快乐。
五斤小麦,弧剑竹磨了一个多小时,有老人要替他磨,他说,“谢谢,我已经磨完了!这台石磨就放在这里,以后谁要体验都可以来。”
红梅一早已经准备好了五花肉、韭菜,还有牛肉丸、香菜之类。于耿周夫妇应邀前来品尝女婿的劳动成果,其乐融融,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看到剑竹磨面的干劲。真的流下了汗水,于馨愿意作证。
她们却看到了弧剑竹和面、赶压、切条,流畅得像一个机器人……
“爸妈!面粉没有过筛,有点粗糙,但营养丰富。”弧剑竹告诉岳父母。
于馨听不懂这些术语,感觉自已出生的太慢了。她就和父母谈彩虹和喜鹊的事情,激动的时候,手舞足蹈。
“傻丫头,小心栽斤斗,你以为还单身啊,都要生了,还不老实点。”红梅不断提醒。
于馨乖乖坐下:“是,干妈!我一高兴就忘记了。孩子太有眼福了,肯定一出生就能看到彩虹和喜鹊。”
说话之间,面条炊熟,搅拌好了,韭菜香味一阵阵在屋里屋外弥漫,有老人闻香而来……
他们五个人居然把这么多面条吃了一个精光,于馨兴奋地说:“太好吃了,越嚼越香。干妈,从今以后,我建议剑竹每周磨一次面给我们吃。”
红梅手指剑竹:“我是同意,但要看他同不同意。”
弧剑竹瞪大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这时候,门外有人大喊大叫,仿佛是说:山后又有彩虹了,还不止一条。
弧剑竹带着大家连忙出来观看,站在虹塘边,于馨左手还擒着那个面碗。
于馨右拿着筷子指指点点:“干妈,没下雨啊,书上说,雨后彩虹!”
弧剑竹告诉她:“你就不懂了!这两条彩虹是奉天廷之命下来吸水的,彩虹就是龙啊!你还不知道吗?我们回来第一天,在后山道,你吟咏‘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于馨转问:“干妈,真的吗,龙吸水干吗?”
弧红梅模棱两可地回答:“小馨,祖祖辈辈是这样传下来的。”
弧剑竹替之回答:“小馨,天堂张玉祥他们也要泡茶啊。快点吃,面条冷,就硬了。”
于馨半信半疑,但彩虹回来了,却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