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崧岳的头像

崧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6
分享
《我的祖国》连载

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返鲁西南(5)

冯世伦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一个箭步跳上主席台,向周迅雷宋铁臣赵燕来三位长官挺胸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过身来从由远及近看了一眼威武雄壮的方阵激动的向下面行了一个军礼:

“弟兄们 我是来自四川的新兵旅旅长冯世伦,我们不远千里离开故土,来到雄浑辽阔的中原大地,我们感受到了中原兄弟暖暖的热情,说句实话,此刻,我的心非常激动,甚至有很多话说不出来,但有一点,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了这片中原热土的温暖,虽然现在天寒地冻,虽然现在冰天雪地,但我们这些来自巴蜀的兄弟心中都是暖融融的,在这里我向大家表态,请中原的兄弟们放心,我们这些来自巴蜀的兄弟,既然走到 A 军这面军旗下,剩下的就是在周迅雷军长的指挥下和你们一起冲锋陷阵并肩战斗。

无论我们这些出川的兄弟分到哪个部队,我们都会虚心的向你们学习,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军长一声令下,我冯世纶和这11473 名出川的兄弟都会坚决执行命令,就是天雷劈头 地陷山崩,我们也会冲锋不止 战斗不息!

不管我们来自何方,不管我们操着到何种口音,你也不管姓什名谁,我们做一个中华民族铁血军人的决心不改,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的是炎黄的基因,我们血脉里澎湃的是长江黄河的涛声,无论说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战士,我们有着共同的根,不管我们昨天是什么?或者曾经干什么?但是我们今天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妄图灭我中华的日本帝国主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始终高扬着不屈的头颅,怒吼着 冲锋着 拼杀着!

第一批出川的兄弟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王铭章师长就是巴蜀兄弟的一个最好代表,我们一定会像他那样,接过他的枪,踏着他的血迹,再一次向小鬼子展开我们生命与鲜血的冲锋,这种冲锋 这种拼杀直到敌人彻底被消灭,直到敌人彻底退出华夏大地!

今天我们站在巍巍的嵩山之上,我代表几十万出川的兄弟向黄河宣誓, 请跟誓!

————伟大的黄河母亲,在华夏危难的时刻,你的巴蜀儿女来了,我们和您英雄的中原儿女站在一起,重新组成了伟大的A军,从今天开始,请您见证,我们在周迅雷军长的指挥下冲锋陷阵血海尸山铁血拼杀,坚决和我们的死敌日本帝国主义血拼到底,不把日寇彻底消灭,决不回川!

此誓

A军新兵旅旅长冯世伦!

民国27年12月2 日于嵩山!

黄河滔滔 群山巍巍 松涛阵阵,两万多中华儿女向敌人发出了死亡的怒吼,有这样的血性,有这样的决心,我坚信 中华民族在这场危难中不仅不会灭亡,而且还会越战越勇 越大越强。

在人世间,一但一个人、一群人的意志坚定了,那么江河就会给他让路,山峦就会给他低头,这就是生命的意志,这也是一个追求和平 爱好和平民族正义的意志,这种意志是钢 是铁,这种意志一旦形成,那么它就坚不可摧,在这种意志面前,还有什么侵略者不望而却步?还有什么掠夺者不失魂落魄?还有什么占领者不屁滚尿流 落荒而逃?

大会结束之后,冯冠雄之 352 旅 杨永清之独立 79 旅在巴蜀官兵一片感动的泪水中搬出了温暖的营房,在北方冰天雪地里一路跋涉的一万多官兵终于可以拥有一个温暖的床铺,352 旅和独立 79 旅这种举动,大大感动了一万多出川官兵的离乡之心,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到此为止,A 军的补充终于达到满员,看到这一切,周迅雷这个从不在乎生死的铁汉还是禁不住潸然落泪,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里在炮火硝烟的战火间在落井下石的政治斗争中,他总是被陷入历史的一个又一个漩涡沉沉浮浮 生生死死,作为军人,他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什么时候都没想到过要活着走下战场,他的妻子以及 A 军所有的眷属,都在这场惨烈的无边无沿的战争中牺牲了,周迅雷打了一辈子仗,在战场上杀了一辈子人,当他的生命一次又一次从死亡线上、从一堆又一堆的尸体上爬出来之后,他再也没有把自己的生命当做自己所有,他这颗跳动的心 思考和记忆一切的大脑也不再属于他个人,他的一切早已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属于那些和他一样在一场又一场拼杀中倒下的兄弟, 这个时候无论是生还是死,对于一个心中只有国家民族的人来说都不再重要,他的一切都融入了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华夏故国,他的生死荣辱都已经和这个生他 养他的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竖起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威严,他在用自己的每一个呼吸和心跳重塑这片土地上这个民族擎入苍穹的身躯,在这个伟大生命的身躯中 有他周迅雷有和他一样千千万万牺牲的活着的英雄战士,他们都用一个普通人的忠诚和生命无怨无悔的写出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和不可侵犯。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敬的人都是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拼杀 前赴后继的人,他们是一群伟大的生命,他们姓赵 姓王 姓张 姓李 姓刘 姓冯,正是万万千千的他们用自己生命的萤火之光照亮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道路,正是他们用微不足道的个人力量,合力搬开了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阻拦我们前进的巨石。

在一个民族中,真正伟大的既不是那些不可一世驾驭一切 指挥一切的皇帝,也不是那些官势熏天掌握生杀目空一切的重权大臣,更不是那些贪婪无度拥金占银的商贾之徒,而真正伟大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为民族冲锋陷阵前赴后继的拼杀者,他们才是民族真正的脊梁,他们才是擎起民族大厦的真正栋梁。

历史并不是那些耀武扬威的统治者创造的,真正创造一个民族历史的是那些民族的普通的老百姓,所以说历史是民族的历史 人民的历史,民族的过去是人民走出来的,民族的未来依然属于人民的脚步,那些统治者把自己炫耀的越高 那么他就会在历史的唾弃中摔的越惨,他们把自己的坟墓修得越豪华,他们烂的越早 烂的越彻底,事实证明 真正被历史无情埋葬的总是那些不想被埋葬的无耻者,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和公正, 一个为民族为国家献出鲜血和生命的人,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岁月啸啸 滚滚向前,只要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类存在一天,那么我们人类伟大的痛惜的耻辱的历史就要写下去,直到人类彻底灭亡,我们的历史才会有真正停笔落尘的那一天。

从兰封战役的最后一战————消灭被围在新黄河西岸的一个鬼子大队之后,再到巍巍嵩山蜿蜒小路上戴着手铐的生死送别,在重庆监狱里,这五六个月所经历的生生死死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周迅雷回忆着跌宕起伏的一生,突然想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珍贵,这样珍贵的生命又怎能被军法官押送到刑场可耻的毁掉呢?

他是一个军人,他生命真正该死的地方那就是战场,死在战场以外的任何地方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不能接受的侮辱,不管那种死有多少理由,也不管那种死有多少借口,他的这条珍贵的生命只有死在战场上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他经过这次教训,再也不会干那种没有脑子的傻事了,他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再也不能给自己的生命死在所不该死的地方创造机会。

这一次枪决他的枪声没响,让他清醒明白了,以后不管多么痛恨那些权贵的走狗, 绝不再和那些小人一般见识,要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这场全民族危难的战争中,他要在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拼杀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死所。

这是第二次重建A军,他有幸再次回到这支部队,指挥千军万马将要奔赴疆场,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再次坚决打出A 军的军威,用自己的生命书写出A 军钢铁的历史。

到敌后他就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人了,在他的上面虽然有战区长官,但是他的部队和那些战区直属部队是不一样的,在许多战役战斗上,他可以不经过战区长官批准,完全自由的决定自己的行动,他虽然在敌后,但是鬼子的兵力相对空虚,地域广阔 进退方便 纵横自如,那样打仗来就可以放开手脚,更加痛快淋漓,委员长把他封为豫 鲁 苏皖游击总司令,虽然是个虚职,但也给他摘了头上的紧箍咒,他这个孙猴子 他这个周老虎可以放开手脚大闹敌后,可以搅得小鬼子寝食难安。

天黑了,他不顾连日的路途疲劳在各旅走了一遍,从刚刚住下的新兵旅,到搬入山洞里的 352 旅,在这支部队中,虽然周迅雷一视待人,但杨永清和冯冠雄无疑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北风吼叫漫天的雪尘被刮向了天空,天地间弥漫着可怕的森白,山洞里虽然冰凉潮湿,但能避风寒。

冯冠雄住的那个山洞里还有一个水潭,山洞的顶部还不断的往下滴水,但是战士们总能找到相对干燥的地方,睡得比较舒服,做一个军人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再正常不过,他们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在冰天雪地里有个山洞睡总比卧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大雪中强得多。

最后 周迅雷从 352 旅的山洞里出来已经是深夜,冯冠雄把他送出洞口,他慢慢走下山坡,用双手裹着大衣,猛烈的山风吹得他几乎无法正常行走,这一次赵参谋长伤好,他的贴身警卫小刘也回来了, 他走在前面, 小刘提着枪跟在后面,风很大,他们甚至都不敢说话,一说话猛烈的寒风就会裹着雪粒瞬间把他们的嘴塞满。

一个万军之将,不单单是他指挥千军万马的权威,还有他的百般操持 心力憔悴,夜越来越深,风越来越猛,来自北方猛烈的西北风带着刺骨的严寒裹着地上的沉雪弥漫了这个奇寒的世界。

回到作战室,周迅雷又用电话向第 1 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了详细的汇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