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健的头像

邱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08
分享
《振兴长歌》连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脉·峰影

《振兴·长歌》的一百二十章,像一次漫长的耕耘,如今再有八十章就已近尽头,我却已然开始眺望下一片需要开垦的沃野。这并非喜新厌旧,而是一种创作的本能,一种对未知故事的渴望,如同夜幕降临后,那些不安分的星辰,总想挣脱天鹅绒般的帷幕,探出头来,眨着好奇的眼睛。下一部,是的,它应该在乌鲁木齐。一座被现代化浪潮裹挟,却又在骨子里镌刻着古老西部印记的都市。我想,这一次,我要为我的维吾尔族朋友们写点什么,写一些能触动他们心弦,让他们在都市的霓虹与故土的记忆间找到共鸣的文字。

夜,总是能赋予一座城市不同于白昼的性格。白日的乌鲁木齐,是车水马龙,是行色匆匆,是建设工地上扬起的尘土与写字楼里冷静的键盘敲击声交织的进行曲。然而,当夜幕如同巨大的蓝色丝绒般缓缓覆盖了这座城市,一切便开始变得柔软,变得暧昧,也变得……真实。我喜欢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或漫步街头,或凭窗远眺,感受这座城市卸下盔甲后的呼吸。

窗外的风,带着一丝戈壁的干燥,也夹杂着远方雪山顶上融雪的清冽。这不是江南水乡那种黏腻的、带着水汽的风,它更像一把粗犷的刷子,刷过你的脸颊,带走一天的疲惫,也让你瞬间清醒。路灯的光晕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一颗颗悬浮在暗夜里的珍珠,串联起这座城市的血脉。远处,红山顶上的宝塔,在灯光的映照下,像一枚巨大的红色印章,钤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见证着历史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

我走下楼,融入这片夜色。与南疆农村的静谧不同,乌鲁木齐的夜,是喧嚣与宁静的奇妙混合体。大巴扎附近的夜市,依旧是人声鼎沸。烤肉的青烟带着孜然和辣椒的霸道香气,直冲鼻腔,瞬间就能勾起你最原始的食欲。那滋滋作响的羊油滴落在炭火上,升腾起的火焰,映红了摊主黝黑的脸庞,也映红了食客们满足的笑容。维吾尔族小伙子们娴熟地翻转着肉串,偶尔用带着韵律的吆喝招揽顾客,那声音里充满了生活的韧劲与乐观。空气中,除了肉香,还有烤包子、薄皮包子散发出的面粉与羊肉交融的醇厚,以及各种干果、香料混合的异域芬芳。这是一种属于乌鲁木齐的独特味道,浓烈、直接,毫不掩饰。

然而,你若拐进一条稍僻静些的小巷,喧嚣便如同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老旧的居民楼里,间或有几扇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隐约传来电视的声音,或是孩子们的嬉闹。偶尔,会有一两声悠扬的都塔尔或热瓦普琴声,如同月光下的溪流,幽幽地淌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或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我想,这些琴声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些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脸庞下,又跳动着怎样一颗颗敏感而丰富的心?

我常常在想,一座城市的灵魂究竟是什么?是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还是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辆?或许都不是。城市的灵魂,应该是居住于此的人们,是他们的悲欢离合,是他们的爱与哀愁,是他们口中代代相传的歌谣与传说。而乌鲁木齐,这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它的灵魂,无疑是多元而复杂的。就像一杯浓郁的奶茶,初尝是甜,细品有咸,更有那无法言说的醇厚与回甘。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一处稍微开阔的地方。城市的灯光在头顶织成一片巨大的、光怪陆离的穹顶,将真正的星空遮蔽。然而,只要你足够专注,足够虔诚地仰望,在那光污染的边缘,依旧能捕捉到几颗不甘寂寞的星子,它们像是远古的信使,在提醒着我们,在这片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上,还有更广阔、更神秘的存在。

而那存在之中,最为显赫的,便是博格达峰。

是的,博格达峰。在乌鲁木齐,无论你身处何方,似乎总能在不经意间,瞥见它巍峨的身影。白天,它清晰地矗立在东方,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神祇的冠冕。而夜晚,当城市的灯火逐渐黯淡下去,尤其是在后半夜,月朗星稀之时,博格达峰的轮廓便会在幽蓝的天幕下凸显出来,带着一种亘古的沉默与庄严。它不像白日那般炫目,却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今夜,云层有些厚,月亮只是偶尔从云缝中探出半张脸,像个羞涩的少女。博格达峰的身影,便有些朦胧,仿佛笼罩在一层薄纱之后。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感受它的存在。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审视着这座城市的一切。它的雪,是万古不化的;它的岩,是亿万年地壳运动的见证。相比于它,我们这些汲汲营营的生命,何其渺小,何其短暂。

我曾在无数个清晨,等待日出照亮博格达峰的第一缕金光。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壮丽与神圣。金色的光芒先是染红东方的天际,然后一点点攀上雪峰之巅,那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充满了希望与力量。我也曾在黄昏,看夕阳的余晖为博格达峰披上玫瑰色的霞帔,温柔而缠绵。而此刻,在这深夜,我尝试用想象去勾勒它在暗夜中的模样。雪峰之巅的月光,是否冷冽如智者的目光?山腰的松林,是否在夜风中发出阵阵涛声,如同远古的梵唱?那些栖息在山间的生灵,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凝望着这片星空,感受着宇宙的脉搏?

博格达峰,在蒙古语中意为“神山”“圣山”。对于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我试图去理解这种情感。或许,在每一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同胞的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博格达峰。它可能是祖辈口中的传说,可能是儿时记忆里最壮丽的背景,也可能是离家远行时,心中最深的牵挂。

我的思绪开始飘散。我想象着我的下一部小说,那些将在乌鲁木齐这座城市里上演的故事。或许会有一个年轻的维吾尔族画家,他的画笔下,既有现代都市的迷离光影,也有博格达峰雪峰的圣洁与庄严。他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在喧嚣与宁静之间探求艺术的真谛。或许会有一个在国际大巴扎里经营着艾特莱斯绸的女子,她的眼眸深邃如博格达峰脚下的天池,她的笑容温暖如春日初融的雪水。她在迎来送往中,见证着不同文化的交融,也守护着家族传承的技艺与荣耀。又或者,是一个在大学里教授语言学的学者,他致力于研究那些濒临消失的古老方言,试图从那些残存的词语中,打捞起被岁月遗忘的记忆,就像考古学家拂去博格达峰山麓古墓上的尘埃。

这些人物,他们的生活轨迹或许不同,但他们的目光,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不约而同地投向东方的博格达峰。那座山,会是他们迷茫时的灯塔,困顿时的力量,喜悦时的见证。它不言不语,却似乎洞悉一切。

城市的喧嚣,在夜深时分,渐渐抵达不了它的宁静。只有风,还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什么。我仿佛能听到博格达峰的回应,那是一种低沉而悠远的回响,穿越时空,涤荡心灵。它在告诉我,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对美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信仰的坚守。

创作的冲动,如同暗夜里悄然萌发的种子,在我心中蠢蠢欲动。我需要更多的行走,更多的观察,更多的聆听。去捕捉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细节,去感受那些流淌在空气中的情绪。去理解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去描绘它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绽放。而博格达峰,它将是我故事中最沉默也最有力的背景,是我笔下人物精神世界的最终归宿。

夜,越来越深了。远处的霓虹,熄灭了不少,城市的轮廓在黑暗中显得更加硬朗。我抬头,再次望向东方。云层似乎散去了一些,博格达峰的剪影,比刚才清晰了些许,像一尊巨大的墨玉雕像,镶嵌在天幕之上。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首雄浑的史诗,一幅壮美的画卷。

我想,我的下一部长篇,或许就从这样一个夜晚开始。从一个凝望着博格达峰的年轻人开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一丝对未知的迷茫。而博格达峰,会给他答案,或者,至少会给他寻找答案的勇气。

收回目光,我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因为我知道,一个新的世界,正在等待我去探索,去书写。而乌鲁木齐的夜,与那夜空下沉默的博格达峰,已经为我开启了第一扇门。它们所蕴含的故事,远比我想象的更为丰饶。我期待着,用我的笔,去触碰那些滚烫的灵魂,去描绘那些在博格达峰的注视下,努力生活,努力去爱,努力去创造的人们。这,将是我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于此的朋友们,最深情的致敬。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一丝清醒。是的,是时候了,是时候开始构思,开始落笔,让那些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情感与想象,在纸上开出花来。而博格达峰,这位无言的巨人,将是我最忠实的读者,也是我最严苛的评判者。我希望,当我的故事完成时,它能够在这座神山的映照下,散发出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而温润的光芒。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