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登录手机登录
更多

-
“‘春羽’青年写作新秀发现计划”征文评选揭晓为及时发现文学写作的新生力量,倡导新的艺术视野、新的文学表达、新的审美风尚,自今年3月14日起,中国作家网联合《青年文学》杂志社、《文艺报》“新力量”专刊、《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举办“‘春羽’青年写作新秀发现计划”征文。
-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改版升级中国作家网再次迎来原创频道改版升级,新推出了“原创动态”与“原创话题”“星·人物”等栏目展示,导航栏部分新增了“本周之星”版块,除了栏目设置的更新,还有一项与原创账号相关的重大更新……
更多

【星·回声】第五期:写作如何抵达有温度的现代生活?
写作应如何介入现代城市生活,如何增强现场感和现代性,如何体现作者对时代生活和现实世界的关注呢?
【星·回声】第四期:如何面对人与AI之间逐渐模糊的界限?
有朝一日,AI当然可能画出一朵凭人力无法达成的花朵,但与此同时,它不会是我脑海里的那一朵,也不会是你脑海里的那一朵。
由“本周之星”看基层青年写作
以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为例,这个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基层写作者,也许可以此为样本窥见基层青年作家的一些特点。
“本周之星”年度圆桌(一) | “照见”一片自己的园地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点评人如何总结这一年的“本周之星”,并以此为窗口,观照一年来原创频道整体的创作成果与特质。
新作快递更多
小说
诗歌
散文
本周之星更多
重点推荐更多
活跃用户
吴婷梅
吴婷梅,女,湖北宜昌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散见各类刊物和网络平台。著有散文集《遇见》,长篇小说《青春之殇》等。其散文集《遇见》曾获首届国际冰心文学奖。
曾高飞
曾高飞,1974年生,湖南祁东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信奉躺着思考,坐着写作,站着做人,跑着逐梦;坚持左手财经,右手文学,用作品说话。出版有小说集《感情通缉令》(200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欲望红尘》(2006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手机江湖》(2010年,海天出版社)、《生如夏花》(2021年,作家出版社)等;财经作品《决胜话语权》(2019年,中国经济出版社)、《产经风云》(2018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即将出版散文集《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流浪》《似水流年,家乡味道》、长篇小说《挣扎的成长》《青春花开》、财经作品《争夺话语权》等。
冀金雨
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老舍文学院学员,北京丰台作协会员、河北衡水作协会员。已出版诗散文集《燕山之侧》(百花洲)散文集《太行千里》(中国民族)《诗意函谷》(春风文艺)《瀛海笔谭·上下》(中国书籍)以及电子出版物诗集《笔墨下行走的流年》和散文集《亹亹岁月三部曲》之(《故乡情》《时光漫记》《都市随感录》)。作品散见于《中国家庭报》《作家报》《衡水日报》等纸媒,以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诗网、百家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
秦淮云梦
魏文杰,河南滑县人,爱好文学,在鹤壁市从事教育工作,鲁迅文学院会员,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征文奖,多篇作品获奖、发表在文学期刊上。
刘苎
湖北仙桃人。
驻站内刊更多
-
-
《红棉》
《红棉》文学创刊于2015年春,目前已发行40000余册,刊发国内外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自办刊以来,《红棉》以敏锐的目光、独到的视野,推介精品力作,展现本土人文,兼收并蓄多种风格,呈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新风貌。连续几年获得深圳优秀文学内刊、优秀主编、优秀封面、优秀卷首语等奖项,被誉为深圳五大内刊之一。依托《红棉》文学刊物,面向全国举办“红棉文学奖”和“深读城市文化论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
- 诗歌 请拿走这道光(组诗)
- 随笔杂谈 唯恐孤零零地走进时间的阴影
- 小说 素描法国
- 其他 文学与城市:互动、互文、共生的文本
- 诗歌 山村札记(组诗)
-
-
《葫芦河》
《葫芦河》是宁夏西吉县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季刊,属内部交流刊物,常设栏目有“本期名家”“第一阅读”“声音”“汉语锋芒”“鲁院折页”“民族团结”“扶贫励志”“本土小辑”“北斗星诗社”“诗词楹联”“校园文学”等,刊发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画摄影、民俗工艺等。 《葫芦河》前身为民办刊物,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手工油印,90年代初,因多方因素导致停刊,2007年,再次正式发刊,有西吉县文联主办,截止目前共印编四十六期,深受本土作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2018年九月,在中国作协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采访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充分肯定了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的建设成果,亲笔为《葫芦河》签名鼓励留念。 《葫芦河》自创办以来,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作家,为西吉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散文 乡村的冬天
- 诗歌 行吟抑或厮守(组诗)
- 诗歌 文物记(10首)
- 小说 蝴蝶的诗
- 小说 洁白(外三首)
-
-
《今朝》
《今朝》是赣州市文联主管,赣州文学院、赣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市唯一大型综合文学艺术期刊。创刊于2009年。主要刊发优秀原创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文化随笔、书画、摄影等文艺作品及赣南文艺工作动态及交流信息。以“感受时代脉搏突出地域特色推介重点作家,扶持文艺新人繁荣文艺创作,弘扬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生活”为宗旨,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现代,大气,厚重,经典,是她的办刊风格;原创,本土,开放,审美是她的特色。创刊十年来,以其丰赡的内容,鲜明的赣南地域特色、文学艺术特色以及沉雄大气高雅的赣州气派,展现了赣南老区文学艺术与文化的蔚然风貌。成为涵养赣南文脉、传播赣南文化、培育文艺赣军的最直接、最有力、最具赣南血缘胎记的地方刊物载体,是一张拿得出、叫得响、走得远的赣南文化名片。
- 随笔杂谈 千山走过再回眸,我以丹心写丹霞 ——《丹霞赣南》自序
- 散文 《涅槃之树》
- 其他 辛弃疾在赣州
- 散文 衣袂记
- 散文 我们的想念
-
-
《梵净山》
《梵净山》文学双月刊创办于1984年,系贵州省铜仁市文联主办,迄今已出刊194期。杂志为大16开本,内文136个页码。以“大武陵文学视野,开放式办刊理念,建构区域文学版图,打造黔东实力作家群”为办刊宗旨。注重兼容并蓄,彰显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传递积极、健康的精神力量和人文情怀,扬弃粗鄙化、庸俗化、浮浅化。设计印刷力求突出个性品质,品相追求达到精美雅致,沉实纯粹。开设重点栏目:新干线(推介铜仁具有文学创作潜力的新人,通过“作品、观点、印象、批评”敞开的方式,实现对作者的全方位扫描,集束式亮相)、武陵风(武陵山区文化既有着同根同源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由此构成了武陵山区文学的丰富多采和繁茂璀璨,刊登武陵山区实力作家作品,展示大武陵区域文学面貌,促进区域内作家之间相互了解、交流、学习,营造武陵文学艺术竞相奔放的浓厚氛围)、新视野(推介国内八零后、九零后新锐作家)及非虚构、小说林、散文界、诗空间、新批评、对话与争鸣、武陵作家档案等常设栏目。 《梵净山》文学双月刊坚持原创首发用稿原则,自2014年改版以来,已连续5年被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内部期刊,有200多部(篇)作品在《梵净山》首发后,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散文》《天涯》《山花》《诗刊》等重点期刊发表,并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诗选刊》等转载,部分作品获201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短篇小说奖、中国出版集团特别贡献奖、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第四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贡嘎山”年度文学奖等,并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
- 散文 佛顶山:障目之叶
- 散文 万山:最好的遇见(外一篇)
- 诗歌 红石溪(组诗)
- 诗歌 一场雨深陷在回忆里(组诗)
- 散文 青春背影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