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阳逐剑的头像

栖阳逐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2
分享
《不能归来的无名英雄》连载

第一百四十三章 龚剑诚见切尼

“亲爱的,这是一笔不小的经费,我们就留着它,等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就算我的党费,交给志愿军拿去买飞机坦克!”真娴深明大义,也对中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期盼,他跟丈夫提过要加入中国的无产阶级党,因为她目前还不是劳动党党员,而且加入的可能性也不大。

“太太,等到了春天,我就跟组织说说,你可以直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就可以少一个环节。朝鲜人民军方面毕竟对你还需要考察,我介绍你入党,你就可以拥有朝鲜和中国两个国籍,这对战后你和我能团聚是有益的。”真娴也无比喜悦,能加入丈夫的组织,她特别向往。“嗯,我听你的,我们的艺术家郑律成先生就在中国入国籍了,听说还给解放军谱了军队进行曲!”

“是的,非常好听,非常雄壮!如果不是在敌后,我们每天都能听到,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曲,听着热血沸腾啊!”龚剑诚也激情满怀,中朝人民血浓于水,他也为自己娶了一位朝鲜姑娘感到自豪。李真娴对未来更憧憬了,紧紧搂着丈夫,诉说自己对中国的理解。真娴也是古朴典雅的女子,嫁给了中国人,她也希望将来能到中国去像中国太太那样生活。两人亲热了很久,便早早入睡了。

战争中的情侣犹如坐在风雨飘摇的航船上,想到达幸福的港湾是多么的不易。相聚是泊锚的缆绳,怀抱是避风的港口,他们无比珍惜归港的温馨,哪怕台风正在凝聚,暴雨正在侵袭这座注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流离于战火的锦城街23号,两个年轻人都在拥抱彼此和拥抱每一个快乐的时针的心跳声中度过了这个让龚剑诚追念一生的圣诞之夜。

1950年12月26日,龚剑诚接到联合国军司令部情报处切尼中校通知,鉴于目前联合国军情报人员在前线伤亡较大,后续到达的情报官也都编入各自的作战部队,因此原“汉城通讯杜”中联合国军情报人员编制撤销,该机构改为纯粹的对敌作战宣传机构,对外依然称“汉城通讯社”,隶属于远东司令部第八集团军宣传处,也负责对联合国军记者在各国刊登朝鲜战争内容的初步审核,是个对记者揩油的部门。

新到任的是从东京调来的华莱士少校,而龚剑诚这项职务被撤销了,觉得很纳闷儿,决定等于拿掉了他的岗位,而昨天安德斯上校并没有通知他,所以当他在“汉城通讯杜”做完最后一次训导讲话时,也宣布了自己的使命到此结束。赵秘书眼圈泛红地整理了自己的物品和文件,她担心新来的领导肯定会不要她了。龚剑诚则安慰小赵秘书说,他一定会对新来的长官建议留下她。

“感谢您,少校先生,我不敢失业,那样我家里人就要挨饿,就是不知道新来的少校,能不能换成洋人秘书,那样我就没位置了。”赵秘书担忧地看着长官。“姜智媛小姐的东西,我都整理好了,我怕新来的人给扔掉,正想请示您怎么处理,如果实在没地方存放,我就拿到家里去,我不怕别定为同党,我坚信姜智媛小姐是好人,是那个托德上尉找茬,他早就想打姜小姐的美貌主意。”

龚剑诚很感激地将姜智媛的东西接过来,说道:“我交给崔忠浩中尉吧,他是姜智媛的过去恋人,这些东西对他很有意义。你不必冒这个风险。”龚剑诚想想安慰说,“赵秘书,你是好职员,尽职尽责的不该得到被辞退的处理,我对华莱士的上司切尼说,这件事我肯定能办成,希望你坚持良心,做一个有价值又有爱心的韩国人,至于洋秘书,目前在战场上华莱士也无法聘请到,女兵不多,都在野战医院,如果是随便请来那么一位白种人小姐,上面也不放心。”然后龚剑诚按照西方人的礼节拥抱了赵小姐,给她心理更安全的体贴和分别的慰藉,就在姑娘忐忑眷恋的目光中,抱着姜智媛的那一堆材料和个人物品满心愁闷地离开了通讯社。

他不安地赶赴切尼中校的情报处问个明白,并领取指示,主要是想得到自己岗位的新任命,毕竟自己在安德斯的CIC还没有正式下达编制和任命书。切尼中校这几天情绪不好,受到了李奇微将军的训斥,虽说他是威洛比将军的亲信,但是李奇微的上台,威洛比营造的G2系统受到挑战,因此昨天圣诞节之夜,威洛比也是不分青红皂白狠狠地批评了切尼领导的远东司令部联合国军情报处,并提出了他的新构想,即撤销切尼的远东司令部情报处这个二线情报系统,情报工作交给第八集团军情报处统筹,而军事情报则不再和安德斯争抢。切尼的原班人马可能要充实到第八集团军情报机构“501情报旅”即一个情报特种作战部队,主要是敌后作战和打击,这样的话,切尼在第八集团军里等于回到了作战系统。

切尼中校和龚剑诚都面临新的分配,所以两人同命相怜,彼此再无上下级的隔阂,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主要是总结了和中国志愿军作战的经验和体会,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恰好林湘也在司令部,准备陪同威洛比将军回东京,参加美国几个主要情报系统共同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将整合远东情报体系,将原来的陆军情报反间谍局、中情局、海军情报局等前线单位的职能拿出来,共同组建主要针对中国的情报搜集、渗透、策反和颠覆志愿军指挥机构的组织。这是李奇微将军的意见,他是注重效率的实干家,因此想在情报系统大换血,坚决削减掉那些不深入一线纸上谈兵的部门和人员,精简美军特工体系,大力增加招募熟悉中国的华侨和海外留学人员充当间谍,重视在中国本土作战的原国民党特勤人员并给与他们有效的协助。

林湘得知龚剑诚在切尼中校的办公室,就在去机场之前,打电话给切尼,告诉他说,安德斯上校要在下班的时候见龚剑诚,希望他能通知到。切尼如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了,故而撂下电话后,对龚剑诚复述后,给予殷切勉励。

“龚少校,李奇微将军昨天表扬安德斯上校,其实也是变相表扬你,我已经将你的材料递给将军,他认识你,只是因为你来自台湾,所以不便于直接鼓励,才没有给你颁发勋章,将军在我呈递的材料中,批复了几个字:应该赋予重任,此人有前途。”

“能得到李奇微将军的赏识,也是中校您的努力!”龚剑诚立刻谦逊地说道。切尼不无羡慕地看着龚剑诚,推心置腹地说,“我们很多情报人员都在战争中默默无闻,不是因为头脑不够和缺乏勇气,而是因为我们多数人都是坐在公文纸和打字机上谈情报,不能深入一线,缺少第一手情报。当然,有人去了也缺乏对敌人了解,不是丢命,就是像赖斯中校那样,落个孤家寡人回来,中情局的这次失利已经严重挫伤了情报人员献身前线的积极性,说的严重点,中情局的元老们太骄傲自满,太缺乏对中国人的了解。这也是李奇微将军锐意要整合情报体系的初衷。所以我看中你,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我们之间还有更大的合作。”

“多谢您的鼓励,只是我毕竟是一个中国人,能出生入死,也是担心做不好而受到怀疑,这才有了拼命的勇气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这并非是我有过人之处,而是现实所逼。”龚剑诚谦逊而又充满信心地说。“这我理解,但你的勇气和不留后路,恰恰是许多情报人员所缺乏的。”切尼中校也非常看好龚剑诚。

“中校,我的新使命会是什么?让我去部队还是调入CIC?”龚剑诚直截了当地问道。“这个我略知一点,去CIC的可能性最大,以前他们是借用你。不过还是让安德斯上校直接吩咐你吧,这样非常合适,你可能去领导一个新的国际谍报机构,远比管理那些大杂烩要有前途。”切尼微笑地看看表,对龚剑诚发出邀请。“今天中午我请客,我们去喝一杯。”

“中校,这……”龚剑诚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始为赵秘书求情。“中校阁下,我的秘书姜智媛小姐目前摊了官司,我还要尽力营救她,我始终认为姜智媛不是北方的探子,她就是一个归国的留学生。还有她的继任者赵秘书,来自保安局的推荐,现在可能华莱士少校要重新担任主管,她今天哭着对我恳求,失业了就会饿死全家人,就她一个人上班。所以看在她给我和汉城通讯社服务的面子上,能否您干预下,挽留她继续当一个宣传处的职员?”

切尼中校闻言很爽快地说:“这个事情你做得好,我们不能让韩国人感到心寒,实际上工作还基本要依靠他们。你告诉赵秘书,可以继续留任在宣传处作为新的雇员,待遇只会比过去要高,就是我的推荐,华莱士少校也不会他也不敢违背我的意志,另外华莱士这个人你不了解,我还是私下里透露一下。”

切尼收拾办公桌上的情报简报,然后恨其不争地说,“这个人很喜欢女人,他这方面的爱好很突出,告诉赵秘书,若想留下,恐怕少不了接受这个长官的小动作。”切尼中校无奈地坏笑了一下。“我对他比较了解,也曾经当面训斥过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他有一点还算靠得住,就是不会过分要挟,就是喜欢接近女人,胆子也不是很大,远没有托德上尉那种无耻和无所畏惧。”切尼中校对托德没有好印象,直言不讳那家伙的恶行。“所以还是让赵秘书有个思想准备好。”

既然长官答应了,又是亲自推荐,赵秘书日后也会很有地位,龚剑诚怎么能不高兴呢!至于那种小动作,美军官里有几个干净的!龚剑诚代表自己的秘书欣然表示感激。“还要您请客,我很不好意思!”龚剑诚对切尼今天的邀请也很不安。切尼中校说:“不必推辞,这也是我代表最后的情报处对你的感谢,我的部门不久就不存在了,但是友谊还在,我们的交往不应停止,今后我会是特种作战部门的长官,离不开你们提供的军事情报。”

龚剑诚见切尼说得恳切,就听从了被邀请的盛情。切尼中校如今也不想赖在办公室无所事事,让人看得像一个等待分配的家伙遭人白眼,所以只能和龚剑诚出去斟酌几杯,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消遣。两人出了司令部,切尼忽然想起一件事,忽然严肃地看着龚剑诚说:“我还差点忘了,台湾‘国防部’次长亲自来了两次电报了,想让你回去述职,你正在前线,我给搁下了。”

“哦,让我回去,有什么要紧的事,非要我去台北不可?”龚剑诚心里一惊,脸色就很难看,他最不喜欢听到台湾二字。另外立即想到了郑子华事件。切尼边走边想了想,说:“可能是想请你回去给台湾新组建的特工机构上几堂课,小蒋对你很看重,不过如果因为这个就让你回去,显然是对我们进行的战争不够尊重,他们怎知你在前线为盟国战争在拼命流血呢。”说完切尼看了看龚剑诚包扎的绷带。

龚剑诚不置可否地一笑,对此他确实有点疑惑,就问道:“您认为,他们让我回去,还有别的事由吧。”龚剑诚直来直去,和切尼的关系向来不错,如今不再是上下级,已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了。他确实觉得孙立人将军在逐渐失势,因为这类电文总该有孙将军的意见和书面指示,可今天并没有,所以他想知道台湾让他回去的背后理由。

切尼递给他一支烟,两人吸了起来,切尼挠挠头皮,不太愿意讲,不过还是说道:“我想还是因为廖少校、林大煌上尉和台湾来的郑子华被杀的事。”龚剑诚故意吃惊,拿出倍感意外的语气,瞪着眼问:“廖和林都被杀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切尼本不想提到这件事,本来调查工作他只是协助,都是反谍报局的分内职责,而且安德斯上校肯定会对龚剑诚讲的,他这个时候提这件事有些越权。不过,龚剑诚是他的朋友,大家今后都要吃情报这碗饭,他纵然是特种部队去拼命,没有坚强可靠的情报作为保障,那就是让他的人去北方敌后送死,所以也想适当地透露一些,权当是下点毛毛雨。

“廖和林大煌被杀,是在你赶赴北方执行任务的那天夜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那天,或者是第二天吧,这个验尸官也说不能百分百叫的准。”切尼中校显然对这件事没那么上心。“是朝鲜游击队干的吧?”龚剑诚反问。切尼吸了一口烟回答:“不清楚。他们俩都死在金浦机场有个下水道的枢纽仓库里,我没去现场,据说死得很惨。当晚,台湾正巧有个叫郑子华的少校来汉城公干,说带来了一箱子什么材料交给他们的使馆,可没人见到那批材料,人就失踪了,至今也都没找到郑子华的尸首。安德斯目前已经了结此案,初步认定是那个郑子华杀了廖凯和林大煌,然后制造了他们互相射击而亡的假象。这小子一定是敌人方面的特工,杀了林和廖,就逃到三八线敌人那边去了。”

“这不是舍近求远吗?”龚剑诚假装外行地问,“从台湾去大陆,道路很多啊!”切尼也不清楚,但他坚信这一点。“这个人恐怕早就想归队,在台湾受到监视,无法直接去大陆吧。”切尼的新解释听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龚剑诚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打听廖凯之死,到底安德斯是如何结案的,听切尼这么说,想必林湘在里面起了很大作用。好在当晚自己就出发了,他虽然在廖凯死前去过金秀美那里,不过想金秀美肯定也逃走了,不然切尼为何不提到她呢。

“郑子华我有点印象,这小子过去没什么名气,听说他老婆还是林大煌的姐姐,他是敌人那边的,这怎么可能呢?”龚剑诚装出一副沮丧和对这件事不可思议的样子,廖凯是他的兄弟,他的悲伤应该恰如其分。不过切尼对此看得很淡定。“战争中还有父子为仇,兄弟残杀的呢,何况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切尼不愿意为这种事费神,就拉着龚剑诚上了车。可龚剑诚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

“中校,台湾来的特工,就这么死了,可那个郑子华为什么要这么干,这小子想投敌,有一千个办法,为什么非要在这儿动手呢?”龚剑诚不解地问道。“这个我糊涂了一阵,听安德斯上校透露说,真正的被杀原因与那箱子东西没有任何关联,这个中国间谍可能带走了廖凯身上的关于北纬四十度他们重要机关位置的情报,廖凯和林大煌一直都在侦察这方面的情况,郑子华一定索要情报,但廖凯和林都是赖斯中情局的人,怎能给他?也可能威胁不成,就干掉了他们,因为中共非常惧怕廖凯和林的手段,这两人已死,也无法去北方执行中情局的任务了,说来这次赖斯的特种行动失败,与这件事有些关系。如果廖和林活着帮助他的话,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太残忍了,如果我在战场上遇到郑子华,非敲掉他的脑袋不可。”龚剑诚故意难过地说,“这样看来,让我回台湾,莫不是让我背这个黑锅吧!因为我和廖凯的关系非同一般!”龚剑诚抱怨道。“有这种可能性。”切尼中校是一位古板的线条粗放的美国军人,虽然身在情报系统,但他早年在美军校的作风一直延续至今,向来瞧不起没有担当的军人。他同情龚剑诚的遭遇,就愤怒地指责台湾的无能。

“台湾那些人的脑子一定是生锈了,他们对你我看也是妒忌!如果再催你回去述职,我想安德斯上校应该直接回电,让他们干点正经事。我想上校没有我这么有耐心,他会把台湾那份报告撕碎,然后对台北的那个什么次长发一封电报拒绝。”

 “可这改变不了我的命运,我不是美国人啊。”龚剑诚其实也很伤感,怎奈他是台湾保密局的人,闹僵了最后也许对自己不利。切尼却嚷嚷起来,一本正经地对龚剑诚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是老蒋,也不会强求一个向往自由世界的人非要回到火山岛上去,我想他绝不为难一位献出智慧和勇气的军人选择站在美军的战场,而不是到台湾当一个没有出路的小特务。你是非常优秀的军人,然后才是一个出色的特工,龚少校如果需要我推荐去正式加入美国,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你写一封不错的推荐信给移民局。”

“谢谢中校,别因为我一个人,影响了麦克阿瑟将军和蒋方面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朝鲜战争需要台湾谍报系统和我们精诚团结,我个人的安排还是由天命吧。”龚剑诚很心灰意冷地对着切尼的吐出的烟雾可怜巴巴地说。“不,龚少校,我想台湾催你回去述职这件事,安德斯上校和我心情肯定一样,若知道你回去,可能被牵扯到廖凯的事里,他会站在我刚才的立场上对台湾的邀请拒绝。”

切尼和龚剑诚是朋友,他一百个瞧不起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所以被龚剑诚回去可能被调查激怒了,对台湾出言不逊。“廖和林不是刀枪不入的人,既然来到南朝鲜援助我们,他们就是联合国军的军人,就可能遭遇流弹和被敌人袭击这样的牺牲。难道不能出点事,台湾的特工就不能为这次战争付出生命吗?如果出人命都要追查事情的原委,我们还有没有精力去对付志愿军的几十万军队,还有朝鲜无孔不入的游击队?其实对于廖和林的死,我更倾向于郑子华这个人因为金钱谋杀他们,然后为了得到赏钱,投奔北方志愿军去了,也说不准是保密局的一个恶毒的潜伏计划,一出苦肉计。这个人和林大煌曾经在中国合伙做生意。这些人来到南朝鲜背景十分复杂,出点事没有什么奇怪的。若是蒋继续送来这种人来援助,我们宁可不要台湾再派一个人来。”

切尼中校是真的发火了,他本来就对台湾蒋介石有看法,现在台湾派来的人接二连三出事,而且是莫名其妙地死亡,这让当初曾经担任过美国驻华海军陆战队上尉的切尼更瞧不起国民党了。“龚少校,你不知道,就是因为廖凯和林大煌死亡事件,整整耽误了赖斯中校一天一夜的宝贵时间。因为林和廖是他的人,作为长官和秘密行动的指挥官,没办法拍屁股走人,他想得到这件事的真相,所以就无辜地被滞留在汉城,直到CIC初步有了结果,他才匆忙赶回东京,接受了率领小分队去北方的任务。”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