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深秋。连绵的秋雨如同一首悠长的乐章,轻轻洒落在大地上,将世间染成一片金黄。那浓郁的秋色中,飘荡着丰收的芬芳与宁静。这一日,秋雨却仿佛被谁惹怒了,下得格外猛烈,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在它的哀愁之中。
周丽辉家的小院里,雨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顺着瓦檐急速滴落,在坚硬的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堂屋内,灶膛里的火苗在风雨的呼啸声中顽强地跳动着,锅里的南瓜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散发出的香气萦绕在整个屋子里。
周丽辉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外面如注的雨幕发呆,思绪飘向了远方。此时,一旁的周丽华正全神贯注地组装着她最新的玩具——一个用竹子和橡皮筋精心制作的弓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专注与执着。
突然,一阵急促而慌乱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周丽辉连忙起身去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站在栏栅大门口,浑身上下被雨水湿透,像一只可怜的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
“姐姐,我……我可以到你家屋里避避雨吗?”小男孩怯生生地问,声音里夹杂着一丝颤抖。
周丽辉怜悯地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小男孩跟在周丽辉的身后,局促地站在了屋门口,不敢往里走,仿佛害怕自己弄脏了这个干净的地方。
“来,过来烤烤火,”王玉兰从里屋走出来,手中拿着一条干毛巾,眼神中满是温柔,和气地说:“把衣服脱了烤一烤,可别冻着了。”
小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缓缓脱下了湿漉漉的外衣。他的衣服虽然破旧不堪,却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这时,周金来从里屋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冲着小男孩说:“吃吧孩子,压压寒气!”
“谢谢婶婶、叔叔,谢谢姐姐!”小男孩接过饭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模样仿佛饿了很久。
王玉兰看着这个懂事的小男孩,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心中一阵酸涩。她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怎么一个人在外面淋雨?”
小男孩放下饭碗,擦了擦嘴,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我叫陈小满,家住在三里外的陈家村。我娘生病了,我想出来找点药草。可是走到半路上就下起了大雨,我迷了路……”
“你娘生病了?”周金来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什么病?严重不严重?”
“咳嗽,还发烧,已经有好几天了,”小满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家里的药都用完了,我爹说山上有一种草药可以治娘的病,让我去采药……”
周金来听完,心中一阵刺痛。他转头对着王玉兰说:“孩子她娘,我去找点干净一些的衣裳给小满换上,然后陪他一起去采药。天快黑了,他一个小孩子去上山,我怕他在山上有危险。”
王玉兰点点头,转身去里屋找衣服。就在这时,周丽华突然开口道:“爹,我也想去帮你们找草药!方才你们说的那种草药我知道山上哪里有!”她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让人不容拒绝。
周金来惊讶地看着周丽华,心中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欣慰。他蹲下身子,平视着周丽华,认真地说:“我同意你与我们一起去,不过,你得答应爹,一切都要听我的,不许乱跑,也不许冒险,明白吗?”
“明白!”周丽华重重地点头,声音清脆而响亮。
雨势明显变小,但仍然在下着,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但一家人的心却因为这个小男孩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夜幕降临,雨势渐小,周金来带着周丽华,背着小满,三个人一起冒着微雨,毅然决然地往山里走去。
山间的小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泥泞不堪,仿佛一条巨大的蟒蛇在地上蜿蜒。周金来给女儿周丽华的身上罩上了一块塑料布,让陈小满在头上撑着一把破旧的雨伞,为她们两个挡住了纷纷扬扬的雨滴。他一只手提着昏黄的罩子油灯,另一只手紧紧地牵着周丽华。在风中摇曳的灯光照亮下,他们艰难地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周丽华眼睛专注地扫视着周围,不放过任何一株可能是草药的植物。
“爹,是这个吗?”周丽华突然指着一丛杂草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周金来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无奈地说:“不是,这种草药不对路。”
就这样,周金来与周丽华父女二人在雨中艰难地寻找着救命的草药。小满虽然年小体弱,但他懂事地咬着嘴唇紧紧跟着,不哭不闹,眼神中充满了对他们父女的信任和对母亲的牵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小时转眼即逝,就在他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周金来终于在一处岩石缝中找到了他想要的药草。那株药草在微弱的油灯照耀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周金来小心翼翼地采下药草,用随身携带的油布仔细地包好,然后背起小满,领着丽华,一步一步地往家走去。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王玉兰张罗着给小满的母亲煎药,又煮了姜汤给陈小满、周金来和周丽华驱寒。随后,把小满安全地送到了陈家村,眼看着陈小满手捧着药锅走进自己的家门,才放心地返回家中。陈小满的母亲喝下王玉兰为她熬好的中药后,没多久就退了烧,咳嗽也减轻了不少。
“谢谢你啊,周大哥!”第二天一大早,陈小满的父亲陈大壮就赶到周金来的家中道谢,他一只手拿着周金来家的药锅,另一只手提着两条新鲜的鲤鱼,鱼尾还在不停地摆动,“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我家小满他娘还不知道这会儿病成啥样了呢!”
周金来摆摆手,笑着说:“乡里乡亲的,说什么谢不谢的。这药锅我留下,这鲤鱼你必须拿回去,给小满他娘补养一下身体,只要小满他娘没事儿比什么都好。”
陈大壮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将药锅和鲤鱼放在院子里就急匆匆离开了。
这件事被村里的好心知情人广泛传播,周金来一家在村里的声望更高了。人们提起周金来一家,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而周丽辉和周丽华姐妹,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品质。
那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不仅让小满娘的病得到了救治,也在周丽辉与周丽华的心中种下了善良与责任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他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