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岁的周长安踏着午阳上山了。他的背脊如一张弯弓,腰腿在岁月的打磨下早已不再像当年那样矫健。但生活的重担不容许他有半分的懈怠,两个孙女的学费就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龙头沟门的盛夏,总是带着几分醉人的燥热。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村庄唤醒。周长安拄着一根简陋的木棍,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他的身影在翠绿的植被间时隐时现,显得异常孤独。
山间的空气带着一缕清新的草香,混合着野花的芬芳,沁人心脾。但周长安无暇顾及这些,他的心中只有采药这一件事情。他的步伐缓慢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得实实在在。他知道,这趟上山不仅仅是为了采药继续给小孙女周丽艳治病,更是为了给周丽辉、周丽华两个孪生孙女一个希望,一个能够让她们继续完成学业、走出大山的希望。仿佛间,周丽辉与周丽华刚落生时的场景浮现在他的眼前:周丽辉呱呱坠地时,胸前有一块血玉坠胎记。在那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胎记隐隐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就像黑暗中透进来的一丝神秘曙光。周丽华出生时,掌心嵌着牡丹籽胎记,好似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蕴含着无尽的生机。更为神奇的是,在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时,村外牡丹园的野牡丹竟在一日之内尽数盛开,红白双色交相辉映,绚烂无比,那场面就像是天与地都在为这两个孩子的诞生而庆祝。
山路崎岖,不时有碎石滚落。周长安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障碍,他的手紧紧地抓住身边的树木和岩石,以防不测。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绝,仿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辛跋涉,周长安终于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他放眼望去,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各种草药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仿佛看到了孙女周丽辉与周丽华纯真而幸福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悬崖边缘,仔细寻找着那些珍贵的草药。忽然,他的手触碰到了一株形状独特的草药。他心中一喜,连忙将其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阵山风突然吹过,卷起了地面上的碎石。他脚下的泥土瞬间松动,整个人失去了平衡。他惊呼一声,身体迅速向着悬崖下坠去。在那一刹那间,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手中的草药,因为还指望它给孙女们治病与换取学费呢!
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他的身体突然被一丛树枝挂住了。他的心里猛地一阵狂喜,仿佛从死神手中抓住了一线生机。他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抓住树枝,试图重新攀爬上去。然而,山崖陡峭,他的体力也在不断地消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长安的身体在悬崖上摇摇欲坠。他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但他咬紧牙关,拼命坚持着。终于,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抓住了一根粗实的藤蔓,艰难地攀爬了上去。
当他再次站在山崖上时,已是浑身是血,气喘吁吁。他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伤痕,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无奈。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要为两个孪生孙女攒够下个学期的学费。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小心翼翼地继续寻找草药。每一株草药他都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孙女们的思念和期望,这份爱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就在他即将采完所需的草药时,他的身体再次失去了平衡。他脚下一滑,整个人再次向悬崖下坠去。这一次,他没有抓住任何东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坠入无尽的黑暗。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弥留之际,他想起了孙女周丽辉、周丽华、周李艳的笑容,想起了自己对她们的承诺。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草药和裤兜里那张浸透鲜血的十元人民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其紧紧地藏进了自己的衣襟里。
当李小翠得知丈夫跌落悬崖的消息时,她觉得天旋地转,随即昏倒在地。醒来后,她拖着病体来到村口,等待着村民们将丈夫周长安的尸体抬回村里。
四十八岁的周长在,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他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那是为生活奔波留下的印记。一双深邃的眼睛里,藏着对儿子周金锁深沉的爱。周金锁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软肋,为了满足儿子的任性要求,他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盛夏的午后,炽热的阳光如同一把把利剑,直直地刺向大地,晃得人们睁不开眼。酒后的周长在,在村“贩子”那里给儿子购买了游戏机后,摇摇晃晃地向着老鹰沟走去。
老鹰沟,一个名字中都透露着野性与危险的地方,四周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崖壁上,一个巨大的老鹰窝若隐若现,仿佛是这片天地的霸主在此安家。崖下,是深不见底的涧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阴冷。
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的燥热。周长在左手拎着一个精致的纸袋,里面装着他为儿子精心挑选的游戏机;右手拿着攀岩抓老鹰的工具。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却也难掩一丝忧虑。他知道,儿子金锁让他抓老鹰这个任性的要求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但为了儿子,他愿意冒险。
他踉踉跄跄地来到老鹰沟,仰望着高入云端的悬崖顶,酒意在他的体内横冲直撞,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在腰部系上绳索的一头,他将挂钩系上绳索的另一头,然后将绳索锁定在山崖间的固定物上。绳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坚韧的光芒,仿佛是他对儿子爱的誓言。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攀登。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一只雄鹰突然从崖壁的缝隙中俯冲下来。它锐利的爪子如钩,狠狠地抓住了周长在手中的绳索。那一瞬间,绳索在鹰爪的抓扯下,仿佛变成了一根脆弱的线,瞬间断裂。
周长在的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笔直地坠入了深涧之中。他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与绝望。他张大了嘴巴,似乎想要呼喊,但声音却被深深的涧水吞噬。他的眼中,充满了不解、悔恨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此刻,他的怀里揣着刚给儿子购买的游戏机,那是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的,是他对儿子爱的见证。然而,此刻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他的生命连同这游戏机,一同埋葬在了深涧之下。
正巧路过崖上的王玉兰,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目瞪口呆,他看着叔公公坠入深涧,却无能为力。她的脸上,泪水与阳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她伸出手去,仿佛想要抓住叔公公,但抓住的,却只有那无尽的悔恨和悲痛。
老鹰沟再次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那崖壁上的老鹰窝,却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着人们:有些冒险,终究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周金来从地里干活回来,远远地看见周金锁在门前闲逛。他走近问道:“锁弟,你爹呢?”
周金锁头也不抬地回答:“去抓老鹰了。”
“抓老鹰?老鹰怎么抓?”周金来不解地问。
周金锁得意地扬了扬头:“你别管,反正我爹有办法,只要我想要的东西,我爹还没有弄不到的。”
正说着,王玉兰匆匆跑过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看了看周金来,又瞅了瞅周金锁,气喘吁吁地说:“可找到你们了……长在叔……长在叔出事了……”
周金来手中的农具“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长在叔怎么了?”……
山涧边,周长在斜躺在地上,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天空有几只老鹰在飞翔,似乎在嘲笑这世间的无常。
现场已经围满了乡亲,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李秀英冲到周长在的身边,仔细一看,顿时“嗷”的一声昏了过去。乡亲们连忙走上前去,有的对她掐人中,有的对她按压胸,有的拽胳膊,有的抻腿,各显其能紧急施救。
周金锁木然地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周长在的尸体,嘴里喃喃自语:“爹……你死了没事儿了,可是,谁给我去抓老鹰啊?”
周金锁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无尽的哀伤和迷茫……
唢呐声声,山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两位家族的支柱奏响最后的挽歌。龙头沟门的街道上,周氏家族的子孙们神色凝重,他们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多年来,东山梁与西山梁的周氏子孙因种种原因积怨颇深,平日里相见也是冷眼相对。然而,此刻面对两位亲人的离世,他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哀痛。
东山梁这边的灵棚下,周长安的儿子周金池、周金来满脸悲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爹啊,您怎么就这么走了,您孙女们的学费还没着落呢……”他俩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周长安的孙子周天悦、周天昊,侄子周金凤、周金雕、周金山、周金明,从孙周天祥、周天瑞、周天亮等人,个个眼含泪花,大放悲声,那些被生活磨砺的棱角,在这一刻仿佛都柔和了下来,只剩下对亲人的不舍。灵柩前,李小翠、王玉兰、周丽辉、周丽华、周丽艳等人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
西山梁这边的灵棚下,周长在的叔伯兄弟周长有、周长发、周长康、周长宁、周长泰、周长财、周长宽、周长庆、周长丰及其后人们,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捶胸顿足,唯有周长在的儿子周金锁却显得有些木然。“爹,你死了没事儿了,可是,谁给我抓老鹰啊?”他低声嘟囔着,这看似不懂事的话语,背后却是对父亲深沉的依赖和失去父亲的恐惧。他望着那熟悉的棺椁,那些曾经对父亲的埋怨,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尽的悔恨。周长在的妻子李秀英,已经昏死过好几次了,三日内粒米未进,嗓子早已哭哑,眼泪早已哭干。
周长安、周长在兄弟二人的棺椁在众人的高抬簇拥下,缓缓走向周氏祖坟地。村里的街道两边站满了送行的村民,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沉重的哀伤。兄弟两个虽然受父辈的影响存有旧怨隔阂,但此刻在村民们眼中,他们都是家族的英雄与脊梁。那弯曲的山路上,前来送行的人群似一条长龙,沉默着、哀伤着。
当两具棺椁同时下葬于周氏祖坟地的那一刻,天地仿佛都为之动容。乌鸦在枝头哑然失声,周围的山林也被一种莫名的寂静笼罩。周长安的儿子、孙子、孙女们扑在棺椁上放声大哭,他们的哭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周长在的侄子们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出来。
在龙头沟门,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纷纷前来悼念,他们的脸上满是悲戚。茶余饭后,大家谈论的话题都围绕着这两兄弟的离去。“谁能想到,这兄弟俩竟走得如此突然。”一位老人叹息道,眼中满是惋惜。“这家族的纷争,或许也该放下了。”另一位村民轻声说道。
在周长在的葬礼上,他的儿子周金锁抱着那装着游戏机的精致纸袋,泪水止不住地流。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爹,你走了,我该怎么办?”他低声哭诉着,曾经那些任性妄为的念头,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而周长安的儿子周金池与周金来,看着自己的子女们因为爷爷的离去而更加艰难的处境,心中满是担忧与自责。“我们不能再让孩子们受苦了,一定要让她们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周金池与周金来暗暗发誓。
兄弟两个虽为异母所生,却是一脉相承。他们在生活的风雨中各自为家庭奔波,最终同日离世。他们的离去,让周氏家族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曾经,东山梁与西山梁的纷争让他们彼此疏离;如今,两位亲人的离去却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份亲情。
在周氏祖坟前,东西两梁的周氏家族的后人们默默地站着,他们的眼神交汇的那一刻,陈年积怨在这一刻消融,只剩下对家族未来的思考与期许。他们打算放下过去的恩怨,共同为周氏家族的未来发展而努力。
村里的孩子们看着大人们的变化,也从心底里受到了触动。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打闹嬉戏,而是学着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在龙头沟门,一股温暖的力量在悄然滋生,它将治愈这场悲剧带给村民们的伤痛,让这个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两兄弟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永远的传说。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代价,唤起了家族的团结与奋进,也成为了周氏家族世代铭记的教训与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周氏家族的子孙们将带着这份爱与责任,继续前行,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