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广州,热浪裹挟着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周丽辉站在中山大学古朴庄严的牌坊下,汗水早已浸透了她那件大红碎花裙子。她仰头望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国立中山大学”六个鎏金大字,喉头情不自禁地滚动了一下。
“这就是中山大学啊……”她在心中默念,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行囊的背带。那背带上还残留着家乡泥土的痕迹,与眼前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校园里人声鼎沸,各式轿车在新生报到处排成长龙。周丽辉看见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的女生从宝马车上下来,三个佣人模样的中年人忙着帮她搬运行李。那女生手腕上的银镯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在阳光下晃得周丽辉眯起了眼睛。
“这位同学,您需要帮忙吗?”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周丽辉转过身去,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冲着她微笑,她上身穿的白色T恤上印着卡通图案,胸前别着“志愿者”的徽章,她下身穿的牛仔裤的破洞显然是刻意设计的时尚。
“我……我是新生,刚来报到,请……多关照!”周丽辉下意识地紧了紧自己的行囊,那里面装着她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被,针脚密密麻麻得像她此刻忐忑的心情。
“不用客气,跟我走吧!”那位志愿者做出一个漂亮的手势。
周丽辉跟随着志愿者办完了新生入学手续,然后穿过郁郁葱葱的榕树林荫道,来到管理学院的宿舍楼。电梯门开合的瞬间,周丽辉被镜面反射的自己吓了一跳——那个穿着土气的女孩,与周围光鲜亮丽的城市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到了,这就是你的宿舍。”志愿者推开406的门,“你的室友应该都到了。”
宿舍里,三个女生正围在一起分享零食。见有人进来,其中一个烫着波浪卷的女生转过头来,嘴角还沾着薯片碎屑。
“哟,我们最后一位室友终于来了!”波浪卷女生上下打量着周丽辉,目光在她的帆布鞋上停留了一秒,“我是崔梦洋,她是童嫣然,她是杜喜悦。”
周丽辉局促地点点头,把行囊放在唯一空着的下铺。她注意到其他三张床上都铺着崭新的卡通床单,而她的床板上只铺了一层薄薄的报纸……
夜幕降临后,周丽辉独自坐在床边,借着台灯的光亮翻阅着大学课本。纸张的油墨香让她想起家乡的油印试卷,那时她总要在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而奶奶常坐在旁边纳鞋底陪着她。眨眼间,乡亲们送行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妇联主任李亚楠鼓励的话语响彻在耳畔,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她想:“这里是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乡亲们说我是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我一定要学出名堂,决不辜负爹娘和乡亲们的厚望。”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她的回想。
“学妹你好!”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师姐推门而入,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只你自己在啊?那三位呢?我是大二的林师姐,是来给你们介绍新生必备神器的!”
“他们三个出去了,要不你等她们都来了再说?”周丽辉合上课本,打量了林师姐一眼。
“没关系,我们两个先说着!”林师姐变魔术一样从袋子里掏出几台随身听和两部手机,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这是最新款西门子手机,支持彩信功能;这几个随身听都是索尼的,音质绝对一流……”
周丽辉看着标价牌上三位数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正当周丽辉对眼前的“新鲜玩意儿”既感到新奇、又为自己的无知和囊中羞涩而尴尬时,崔梦洋、童嫣然和杜喜悦一起回到了宿舍。林师姐见状,兴致勃勃地再次详细介绍了自己推销的产品。
“我要这个粉色的!”崔梦洋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
“蓝色的给我!”杜喜悦也跟了上来。
“我已经买了,”童嫣然看了看周丽辉犹豫的表情,轻声问:“丽辉,你不买吗?”
“我……我再考虑考虑。”周丽辉感觉脸颊发烫,仿佛回到了初中时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被同学嘲笑的场景。
尽管周丽辉放弃了购买,但林师姐仍对她嫣然一笑。林师姐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学妹,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拓展人脉的舞台。没有这些基本装备,是很难融入圈子的。”
周丽辉看着窗外渐渐暗下的天空,陷入了沉思。她想:“我隐约觉得一种商机和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就在自己的身边。大学,不仅仅是我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我走入人生辉煌的新篇章。”
夜深人静,周丽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城市的霓虹透过窗帘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变幻的光影。她想起来大学的前夜,奶奶把攒了多年的存折塞进她手里时粗糙的触感。
“丽辉啊,咱们周家就指望你了。”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到了大学里,该花的钱别省着,别让人家看不起咱们山里人。”
周丽辉摸出枕头下的存折,借着微光看着上面“陆仟元整”的字样。这笔钱,是奶奶卖了祖传的银镯子加上爹娘给她的零花钱凑的。为了凑学费,奶奶把自己的棺材本也拿给我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在她的脑海中闪现——既然这么多同学都需要这些电子产品,为什么不能自己做这个生意呢?
第二天清晨,周丽辉起了个大早。她利用周末的时间,按照地图上的标志,在繁华都市的一隅,找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与校园的整洁有序截然不同,到处充斥着刺耳的叫卖声和刺鼻的汗臭味。这里,商品琳琅满目,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旋律。她小心翼翼地穿过拥挤的过道,目光在各个电子产品摊位间逡巡。
周丽辉,一个亭亭玉立、面容清秀的女孩,在这个批发市场里穿梭。她身着一件褪色的小碎花上衣,下身搭配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脚踩一双帆布鞋,显得格外朴素。她的眼神坚定而专注,不时在各个摊位前驻足,仔细比对着各种随身听的性能和价格。
“老板,这个随身听多少钱?”她指着一台与林师姐卖的相似的机型。
“靓女好眼光!”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黄板牙间叼着香烟,“零售价600,批发价400,十台起批。”
周丽辉心跳加速,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价格。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周丽辉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各种随身听的价格、性能和售卖地点。她一边仔细记录,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哪种款式、哪个价位的随身听性价比高。她最终在一个角落里的摊位上找到了300元/台的批发优惠价,终于挑选到了物美价廉的心仪随身听。摸着奶奶的存折,她一咬牙买了二十台。
返回大学的路上,周丽辉抱着沉重的纸箱挤上了公交车,汗水顺着鬓角不停地滑落。当公交车驶过珠江时,粼粼波光让她想起了家乡的小河,那时她常和小叔周金锁在河边摸鱼。小叔金锁总说:“丽辉是文曲星下凡,将来肯定有出息。”想到这里,她不禁担心起小叔金锁的情况。前天父亲来信说,小叔金锁又把家里的粮食卖了换酒喝,他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宿舍里,周丽辉刚把采购来的随身听藏好,童嫣然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丽辉!学生会在遴选新生干部,我们一起去……”童嫣然的话戛然而止,她看见了周丽辉的铺上还没来得及收好的进货单,“你这是?”
周丽辉红着脸解释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出乎意料的是,童嫣然眼睛一亮:“太棒了!我是本地人,了解市场行情,我帮你推销。放心吧,我认识好多文艺部的同学呢!”
接下来的日子,周丽辉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就带着样品串宿舍。她发现城里学生对价格并不敏感,更在乎品牌和外观。于是她把随身听定价为550元,比林师姐卖的便宜50元,还赠送自己手织的挂绳。
周日的女生宿舍里,周丽辉穿着时尚的运动装,马尾辫高高扎起,显得精神抖擞。她信心满满地推销随身听、手机等产品。她口才伶俐、笑容满面,引得宿舍里的同学们纷纷围观购买。周丽辉的生意红火,收益丰盈,让她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一个月后,周丽辉算了一笔账:除去成本,她净赚了将近两万元,比爹娘一年种地的收入还要多。摸着鼓起来的钱包,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经济独立的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当周丽辉从批发市场回来时,一个黑影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猛地拽走了她的挎包。她抱着纸箱子踉跄着追了几步便停了下来,她害怕这批新进的随身听也被抢了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摩托车尾气中扬长而去的背影。
“我的钱……全在里面……”周丽辉瘫坐在地上,泪水模糊了视线。那里面是除了这次进货后剩下的全部家当,总共六千多元。
周六的中山大学校园内,在图书馆宁静的角落里,周丽辉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法律、心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她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追求——她正在努力汲取知识,为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基石。
这时,童嫣然悄悄凑到周丽辉的身边,看着她饥困疲惫的样子,忍不住关切地说:“班长,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都两天没有正儿八经的吃饭了,不能再躲在这里逞强啦!你还是先填饱肚子吧!赶快放下书本,跟我出去一趟,先解决吃饭问题!”
“遵命,”周丽辉调皮而感激地说,“谢谢嫣然!”
两人离开大学图书馆,来到大学附近的一家饭店。大排档里,人声鼎沸。周丽辉和童嫣然找了一张空桌坐下,餐桌上摆放着几样女孩子爱吃的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周丽辉饿极了,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时地看童嫣然一眼,眼中满是感激。童嫣然看着周丽辉的吃相,忍不住笑着打趣道:“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
吃完饭,周丽辉放下手中的筷子,抬头看着童嫣然,犹豫了片刻,说:“嫣然,你是地头蛇,能否给这里的老板说说,让我到这里勤工俭学行吗?”
童嫣然笑着点点头,说:“勤工俭学没问题,但不一定在这里。你容我考虑你考虑,不要太着急。听我高中时的一个最要好的舍友说过,他的一个亲戚是当地一家饭店的女老板,不仅为人特别友善,而且非常支持大学生勤工俭学。请你放心,我会抓紧时间联系我的那位舍友,尽快给你答复!”
周丽辉的眼眸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他紧紧握住童嫣然的手,连声道谢。
夜幕降临,周丽辉蜷缩在宿舍的床上,像只受伤的小猫心中惴惴不安。童嫣然轻轻坐到她身边:“班长,我知道你的心里还为被抢的事儿而难受,但人没事就是万幸。”
周丽辉把脸埋进枕头,声音闷闷的:“那是我准备寄回家的钱……奶奶的风湿性关节炎又犯了,为给奶奶看病我爹把家里的两头猪都卖了……”
“好歹你手里还有不少货,可以买了继续滚雪球啊!”童嫣然突然拍了下手:“对了!你让我办的事情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我那位舍友亲戚的饭店正巧在招兼职服务员,时薪二十元,免费管中晚两餐!明天我就带你去看看!”
周丽辉一骨碌爬起来,笑着对童嫣然说:“嫣然,你真好!”
次日中午,周丽辉站在“悦香阁”门前,闻着食物的香味儿,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饭店老板娘丁悦香是个风风火火的中年女性,听完童嫣然的介绍后,上下打量着周丽辉:“你能吃苦吗?”
“我能!”周丽辉挺直腰板,拍着胸脯说:“我在老家时经常下地干活,洗碗端盘子都不在话下!”
老板娘笑了:“那好!今晚你就来试工,先在前厅帮忙。”……
当晚打烊后,老板娘丁悦香塞给周丽辉一张百元钞票和一个饭盒:“表现不错,这是今天的工钱和宵夜。明晚继续来啊!”
返回大学的路上,周丽辉抱着热乎乎的饭盒,突然对童嫣然说:“嫣然,这次被抢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周丽辉望着远处教学楼的灯光,“我想一边在大学里学习理论,一边在企业里学习经验,先勤工俭学,等毕业后再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商道。”
童嫣然眨眨眼:“哇塞,这么深刻!不过现在,咱们先解决你的温饱问题吧!”
两人笑作一团,夜风拂过周丽辉的发梢,带着希望的味道。
又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周丽辉摸了摸口袋里自己挣的工钱,决定去邮局,先给奶奶寄回三百元……
上了大学之后,周丽辉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和温暖。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她的品学才华与努力奋斗的精神,再次赢得了师生们的赞赏和尊重,被推选为学生干部。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周丽辉总会想起爹娘、奶奶和小妹,以及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乡亲。她知道,是亲人和乡亲们的关爱才让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她更加坚定了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回报家乡和亲人的决心。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小翠总会坐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山峦和星空发呆。她知道,孙女正在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着;她也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等待着与孙女丽辉、丽华团聚的那一天。在李小翠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只要孙女丽辉、丽华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她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份深深的祖母爱,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美好的动力。
此刻,李小翠正坐在门槛上,望着村口的方向。她手里攥着孙女丽辉、丽华的照片,膝盖上搭着一条旧毛毯。月光洒在她银白的发丝上,像是撒了一把盐。“丽辉啊……丽华啊……”李小翠轻声呢喃,“奶奶在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