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章旗的头像

信章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8
分享
《龙头蝶变》连载

第五十七章 长安归天妻复明 长在猝逝子败家

周长安出殡的那一天,龙头沟门村的上空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厚重的乌云低垂,沉甸甸地压在每个送葬人的头顶。天色阴沉得可怕,像是老天爷也在为李小翠这个家庭的遭遇而垂泪。

村民们沉默地抬着周长安的棺椁,走过村里的石板路,脚步声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们的心上。李小翠走在队伍的最后,她看不见路,只能凭着对路况的记忆和前面人们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地跟随着。她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一点声音,无助无神的眼眸里,泪水咕咕流淌,浸透了胸前的衣襟。她的手指紧紧攥着那方粗糙的孝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当棺椁被缓缓放入墓穴时,她突然踉跄着冲上前去,枯瘦的手指颤抖着,像是想要抓住什么,却又什么也抓不住。她的指尖触碰到暗红色的棺木,一股彻骨的寒意从掌心蔓延至全身。

“孩子他爹啊……”她的声音哽咽,像是被撕裂的布帛,“你猛不丁地走了,再也不发愁了,可你把我这个瞎眼婆子留在世上,叫我往后可怎么活啊?”

她的哭喊在山谷间回荡,像是某种哀鸣,惊起林间的飞鸟。村民们低垂着头,不敢看她,不敢听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李小翠是个盲妇,自打生下周金池后,她便患上了严重的月子病,从此双目失明。四十二年来,她活在一片混沌的黑暗中,只能靠听觉、触觉和记忆去感知这个世界。丈夫周长安就是她的双眼,指引她走过每一条路,撑起整个家。

可是现在,丈夫走了,她的世界彻底坍塌了。

她整日以泪洗面,哭得死去活来,在极度的痛苦中挣扎。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彻底抛弃她。周长安下葬后的第三天清晨,李小翠从混沌中醒来,眼前依旧一片漆黑。

她摸索着抓住炕头的枕头,指尖触碰到粗糙的布料,这是周长安生前亲手缝制的,上面还留着他的体温。她的手指颤抖着,像是在确认这是否只是一场梦。

“孩子他爹……”她轻声呢喃,喉咙沙哑,泪水早已浸湿了枕巾。

天色渐亮,窗外的鸟鸣声穿透窗棂,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的世界只有黑暗,只有记忆中的光影。

她摸索着炕沿,试图坐起身来,却发现手指触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那是丈夫生前常用的旱烟袋。她紧紧攥住它,泪水再次涌了出来。

突然,一缕光线从窗缝中穿入,微弱却刺眼。她下意识地抬手遮挡,指尖却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这是……光?”她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眨了眨眼。

她颤抖的手指从眼前移开,眼前的世界竟逐渐清晰起来——昏暗的土墙、褪色的被褥、墙上挂着的旱烟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我……我真的又能看见光亮了?“她喃喃自语,指尖轻轻触碰自己的眼皮,仿佛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她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睑,世界依旧清晰明朗。但是,这种强烈地刺痛感,又让她不得不闭上了双眼。

“老周啊……”她激动地抽泣着,泪水模糊了视线,“你听见了吗?我的眼睛又能看见光亮了!”

她颤抖着身体着爬下炕去,赤脚踩在冰凉的泥地上。指尖触到地面的那一刻,她愣住了——这粗糙的触感,这熟悉的家的味道,都是真实的!

她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摸那束光,仿佛触碰到了丈夫残留的温度。当她终于鼓起勇气睁开眼睛时,世界竟奇迹般地清晰了起来——温暖的阳光洒在炕头,翠绿的树叶在窗外摇曳,远处熟悉的山峦和房屋清晰可见。

“我……我真的又能看见了?”她不敢相信自己患了四十多年的眼疾就这样奇迹般的康复了,她用颤抖的手指揉了揉眼睛,再次望向四周。

世界如此真实,如此美好。

她仍旧摸索着向门口走去,指尖触碰到门框,推开门的瞬间,清晨的阳光倾泻而入,刺得她眯起了眼。

“奶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周丽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一张稚嫩的小脸探了进来。周丽艳瞪大了眼睛,随即欢呼起来:“奶奶!你……你能看见我了?!”

李小翠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小孙女周丽艳的脸颊,泪水夺眶而出:“是啊,奶奶能看见你了……”

李小翠的复明像是一道光,照亮了周金来和王玉兰这个阴霾的家,照亮了整个龙头沟门村。村民们惊叹不已,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有人说这是周长安九泉之下对妻子的护佑。

李小翠复明后的日子并不轻松,但她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虽然儿子周金来、儿媳王玉兰对她尽心照料,但半个月过去了她的视力尚未完全恢复,看远处的东西时眼睛仍有些模糊。可是,她的心里早就有了过日子的小九九,趁着儿子、儿媳下地干活的工夫,对着放暑假在家的孙女美滋滋地说:“别看我现在的眼睛看远处还看不太清,但干近处的针线活我已经能够轻松应付。丽辉,把那块蓝布给我拿过来。”她对孙女吩咐道,“这件事儿先不要告诉你爹和你娘,一定要先替我保密啊!记住了吗?”

“遵命,记住了奶奶!”周丽辉连忙将一块蓝粗布递给她,好奇地问道:“奶奶,你要它做啥呀?”

“做鞋呀!”李小翠笑了笑,说:“你娘和你爹的鞋都穿破了,我得给他们每人做一双新的。”

周丽辉的眼睛亮了起来,惊讶地问道:“真的吗?奶奶,你现在就能做鞋了?”

“怎么不能?”李小翠眯起眼睛,用手指仔细丈量着布料的尺寸,回答说:“这些年,奶奶的眼睛虽然瞎了,但手艺可没丢。”

她熟练地裁剪布料,缝制鞋底,动作虽然不如年轻时麻利,但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熟悉与深情。

几天后,两双崭新的布鞋整齐地摆在炕上。李小翠将它们一一包好,交给周丽辉:“给你娘和你爹拿过去穿吧!”

王玉兰接过鞋子,双手微微发抖,兴冲冲地来到李小翠的身边,眼含热泪说:“娘……你这……”

李小翠笑了笑,说:“拿着吧,咱娘们儿啥时候分过你我呀?“

周金来也红了眼眶,跑过来对着李小翠说:“娘……你的眼睛好了,真是太好了……娘,我这做儿子的对你关心不够,可是娘比我想象的中的坚强多了,娘千万别再把自己的眼睛瞅坏了……”

李小翠拍了拍周金来子的手,说:“人活一世不容易,总得向前看才行啊!”

随着视力逐渐恢复,李小翠做鞋、做衣服的手艺也越发纯熟。她发现,村里不少妇女的鞋子和衣服都磨损严重,而她们大多舍不得花钱买新的。

“丽辉,趁着你还们还没有开学,你和你娘就把这些做好的鞋拿到集市上去卖了吧!”她对孙女说,“换些钱,给你和丽华攒着,学费不够了就当学费用,学费够了就给小丽艳买件新衣裳。”

王玉兰瞅着满脸自信的婆婆娘,迟疑道:“娘,这能卖出去吗?”

“试试呗。”李小翠笑了笑,说:“不试一试你怎么会知道卖出去还是卖不出去呀?放心吧,咱的手艺,差不了。”

集市上,李小翠做的布鞋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

“这鞋结实又好看,多少钱一双?”一个农妇问。

“十块钱一双。”王玉兰答道。

“便宜些吧,七块钱行不?”那个农妇在讨价还价。

王玉兰微微皱眉,周丽华却点了点头,说:“再添点就行,你给七块五就卖。”

赶集回到家后,周丽辉满脸兴奋地对李小翠说:“奶奶,一天就卖了十二双鞋,挣了三四十多块呢!”

李小翠笑了笑,说:“咱的手艺值这个价。”

从那以后,李小翠的针线活成了家中重要的收入来源。她不仅给家人做衣服鞋子,还接了不少外活。

“丽辉,把这些绣花鞋面给你王婶送过去。”她将一块绣着精美花纹的布料交给孙女,嘱咐道:“告诉她,这是我做的底样,她照着绣就行,绣好了我给她做鞋面。”

周丽辉点点头,眼中满是敬佩地说:“奶奶,您真是太厉害了……”

别看周丽辉嘴上对奶奶夸奖,可是她的心里最懂奶奶的辛苦。

在她放暑假的日子里,每天清晨,当她还在睡梦中时,奶奶已经坐在炕上,借着微弱的晨光穿针引线;夜晚,当她躺下休息时,奶奶还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

“奶奶,歇会儿吧,别累坏了眼睛。”周丽辉常这样劝导李小翠。

“不累,一点都不累!”李小翠总是笑着摇头,说:“只要奶奶的手艺还在,就得给咱们家多攒点钱,让你和丽华、丽艳能好好读书,将来都能有出息。”

周丽辉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奶奶的眼睛虽然复明了,但毕竟上了年纪,做针线活终究吃力。可奶奶从不在意,总是笑着说:“奶奶的这双手,光闲着就废了。”

更让周丽辉感动的是,奶奶不仅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帮衬家里,还常常接济村里的困难户。

“老姐姐,您又送鞋来了?”村里的寡妇张婶接过李小翠递给她的一双新鞋,眼眶湿润了,激动地说:“谢谢老姐姐了!不过,你拿走吧老姐姐,上次你送给我儿子的鞋还没穿坏呢!”

李小翠笑着摆摆手,说:“孩子的脚丫子长得快,我知道上次做的那双鞋现在你的儿子穿不上脚了,咱不能看着孩子们光着脚走路啊!”

周丽辉站在一旁,看着奶奶佝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奶奶过上好日子!

金黄的阳光洒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却驱散不了围绕着周长在那座新坟的悲伤氛围。新坟在一片青草丛中略显突兀,周围静谧得只剩下风吹草动的声音。坟头的黄土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不幸。

李秀英缓缓地走到坟前,步伐沉稳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中的伤痛之上。她的脸上满是憔悴与疲惫,眼神空洞而迷茫,眼眶中隐隐闪烁着泪光。

李秀英站在周长在的坟前,双手合十,嘴唇微微颤抖,嘴里喃喃地祷告着:“小锁他爹啊,好端端的你逮什么老鹰呀?你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走了,你好糊涂好狠心哪!你让我们孤儿寡母咋活呀?” 李秀英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愤与无奈,像是从心底深处涌出的哀号。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周长在生前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悔恨与自责,要是周长在还在,这个家或许还能正常运转……

“本以为咱们的锁儿能长大成材,可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的命好苦哇!” 李秀英的话语中充满了绝望,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她不知道未来的日子该如何继续。想着周金锁的未来,李秀英的心又揪了起来,“你要是在天有灵的话,你就保佑保佑他吧!” 李秀英说完,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李秀英歇斯底里地哭喊:“锁儿他爹啊,你把这个烂摊子留给我,你让我今后的日子咋过呀?”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仿佛要将心中的所有悲痛都宣泄出来。此时的李秀英,就像一只受伤的无助的雏鸟,找不到依靠,只能在这新坟前尽情地哭泣。

开学的时间到了,周丽辉怀揣着染了爷爷鲜血的十元人民币走进了县重点中学。她要用这张带血的人民币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牢记爷爷生前的嘱托,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而此刻,周几金锁却偷偷地变卖了父亲的遗物,兑换成了游戏厅的铜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