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瞬之间,冬季悄然而至。苍穹铅云密布,灰蒙蒙的,仿若一块沉重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晶莹的雪花宛如轻盈的精灵,从铅灰色的天幕飘然而下,纷纷扬扬,纷纷扬扬,给整个静谧的小山村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洁白外衣。
周金来家一岁多的小女儿周丽艳,依旧身子孱弱。在父母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还有爷爷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草药调理秘方,精心为她调养,相较于受惊吓时的虚弱,已是大有起色。
这一日,天空终于放晴,久违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洒落在洁白的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璀璨的水晶毯。小院里,阳光暖暖地照着。周丽辉和周丽华这对天真烂漫的孪生姐妹,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嬉戏,不辞辛苦地堆积着雪人。她们用灵巧的双手将胡萝卜精心雕琢出小巧的鼻子,又把挑选的煤块细致地嵌入雪人眼睛的位置,还别出心裁地寻来一条鲜红夺目的围巾,小心翼翼地围在雪人的脖子上。
“姐,你说小丽艳什么时候能和我们一起玩啊?”周丽华一边堆雪人,一边眼中满是期待地问道。
周丽辉手中抓着雪团,轻轻拍在雪人的底部,目光望向北房西里屋的方向,轻声说道:“小丽艳还太小,等她长大了,就能开开心心地和我们一起玩耍啦。”
话音未落,北房西里屋便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兄妹俩对视了一眼,放下手中忙碌的雪铲,快步走进屋里。
只见周丽艳躺在炕上,小脸被咳嗽折腾得通红通红,额头上也沁出细密的汗珠。王玉兰坐在床边,轻柔地拍着她的背部,同时一勺一勺地喂着温水。
“娘,我来看看妹妹。”周丽辉压低声音说道,生怕惊扰到妹妹。
王玉兰微微抬头,看着周丽辉,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轻声说道:“小辉啊,你去外面安心玩耍吧,小妹妹这儿有娘照顾呢。”
“娘,我想帮您。”周丽辉说着,拿起一条干毛巾,动作轻柔地给小妹妹擦了擦脸。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砰砰”作响,紧接着外面传来陈大壮急切的呼喊声:“周大哥!周大嫂!快开门呐!”
周金来连忙跑去打开栏栅门,只见陈大壮满脸焦虑,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冲进院子,声音带着哭腔:“周大哥,快去给我娘看看吧!她刚才不知道咋的,突然就晕倒了!”
王玉兰一听,心急如焚,连忙站起身,跟着陈大壮匆匆往外赶。周金来虽非专业医生,但他熟知不少草药偏方,更有着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他二话不说,迅速拿上平日里精心收集的药箱,紧随其后。
周丽辉望着父母匆匆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床上面容苍白的小妹周丽艳,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转头对周丽华说:“华妹,咱们得学着照顾小妹妹小艳艳,等我们长大成人了,就能帮爹娘分担重担了。”
周丽华神情郑重地点点头,眼神坚定地说:“嗯,我以后要当一名医生,这样就能给小妹妹治病了!”
周丽辉欣慰地点点头,露出甜甜的笑容,说:“那咱们一起加油努力。”
此时,雪又纷纷扬扬地下起来,轻盈的雪花纷纷落在周丽辉和周丽华的身上,不过瞬间便被她们身体的温热融化了,只留下一片温润。
姐妹俩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目光追随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彼此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的决心,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未来的承诺。
当天晚上,夜幕笼罩着整个小山村。王玉兰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这时天色已深。她坐在炕边,一边轻轻揉着酸痛的肩膀,一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丈夫周金来说道:“陈大娘年纪大了,身体是愈发地差了。”
周金来心疼地握住妻子的手,温柔地说:“别太劳累了,明天我再去看看。”
王玉兰轻轻点了点头,又缓缓地摇了摇头,目光不自觉地转向熟睡的小丽艳:“咱们的丽艳还小,以后的日子还长呢。我真担心……”话到嘴边,她不禁轻轻啜泣起来,泪水在脸颊上滑落。
周金来将妻子轻柔地搂入怀中,轻声安慰:“别担心,咱们的丽艳肯定会好起来的。你瞧瞧,咱们家如今的日子多好,小辉和小华都这般的懂事。”
王玉兰靠在丈夫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那份安心与力量,心中的焦虑渐渐消散:“是啊,只要一家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再艰难的日子咱们都能挺过去。”
窗外,雪花依旧无声地飘落,为这个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浪漫。在有爱的小院里,希望的种子悄然种下,正努力生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仿佛是大自然一场盛大的魔法表演。经历过一个寒冬的严酷磨砺,周金来家的小院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院子里,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周丽艳终于能够摇摇晃晃地学步了。她迈着还不太稳的步伐,一摇一晃,咯咯地笑着,那清脆的笑声仿佛是一串美妙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飘荡,仿佛能够驱散世间一切的阴霾。王玉兰坐在屋檐下,手中穿针引线,做着针线活,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目光时不时地投向那个摇摇晃晃的小身影,满心都是欣慰与欢喜。
周丽华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她立志一边在学校刻苦读书,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医疗知识。因为她清楚地明白,只有扎实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医学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为像妹妹这样体弱多病的孩子解除病痛。
“小华,你真就这么决定了?”周金来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一把粗糙的农具,抬头望向站在面前的女儿丽华,目光中满是关切。
周丽华挺直胸膛,目光坚定而明亮,语气掷地有声:“爹,我想学医,将来为村里的人看病,也为妹妹解除病痛。”
周金来沉默片刻,微微点头:“好,既然你决定了,爹就全力支持你。虽说家里条件不算宽裕,但爹会想尽办法供你读书,帮你实现心中宏伟的理想。”
周丽辉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和妹妹丽华,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敬佩的光芒:“妹妹,我也一定会帮你。我可以去山里采摘草药,还能到山里捡柴火,帮你减轻家里的负担。”
周金来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喜悦:“好孩子,你们真的都长大了,懂得为家里分担了。”
春分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阳光格外灿烂,洒在周金来家的小院里。突然,几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份宁静。云岭镇“仁济堂”的老中医杜忠仁先生,在两个徒弟的陪同下,来到周金来家。
“周老弟,”老中医杜忠仁笑容和蔼地对周金来说道,“我听闻你为陌生的外村人采药治病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作为一名杏林弟子,我对你钦佩不已。因此,特地前来拜访。而且,我了解到你多年来自行采集的草药方子,也颇为独特。我思来想去,觉得应当系统地传授你一些医术本领,这样你就能更好地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了。”
老中医的目光转向正和周丽艳开心玩耍的周丽辉和周丽华:“这两个孩子也颇具灵性,若是她们愿意学医,我可以一并悉心传授。”
周金来惊喜交加,激动地连声说道:“这……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只是……”他的目光转向周丽辉和周丽华,只见这对孪生姐妹都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期待,正巴巴地望着他,等待他的决断。
周金来紧紧握住老中医的手,激动万分地说:“谢谢您的美意,我想我孩子她娘也必定满心欢喜。不过,我还要问问孩子的意见。丽华,你愿意一边在学校勤奋读书学习,一边跟着这位德高望重的杜老先生学中医吗?”
周丽华用力地重重点点头,声音清脆响亮:“愿意!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用心学习中医,将来为那些更多的没钱看病的人治病!”
杜老中医满意地笑了,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好孩子,有志气!你们如今年龄还小,我和我的徒弟们可以定期来你们家中,向你们传授医术本领。等过个了三年两载的,你们能够自己生活独立了,可以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专程到我的仁济堂去,深入系统地学习。”
周金来激动得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好,只能不停地连连道谢。他看向妻子王玉兰,王玉兰的眼中噙着幸福的泪光,脸上却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那个温暖的春天午后,阳光温馨而明亮。周金来家的小院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欢快的田园交响曲。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商量着学医的事宜,孩子们则在院子里欢快地追逐嬉戏。小丽艳在母亲的搀扶下,也歪歪扭扭地学着走路,时不时发出咯咯的清脆笑声,那笑声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 1994 年的夏天。
夏日里,蝉鸣声一声紧似一声,像是在演奏一首永不疲倦的生命乐章。周丽华蹲在院角的阴凉处,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用粗布精心包裹着的《本草纲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轻轻落在她清瘦的脸庞上。额头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缓缓滑落,滴在泛黄的纸页上,洇湿了一小片。
“爹,这个‘柴胡’的图样……”周丽华抬起头,声音里带着女孩子特有的清脆与灵动,“和咱们后山上长的那个草药很像,但叶片上多了一道细细的白线。”
周金来正蹲在菜园里,专注地侍弄着那些刚冒头的嫩绿青菜苗。听得女儿询问,他抬起头来,拿起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小华记性倒好。这道白线正是‘银柴胡’的独特标记,它比咱们山里的药效更猛一些。记住,采药可不能仅仅看叶子,根茎的颜色才是最最关键的。”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周丽辉攥着一封信件,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声音带着些许急切:“爹,娘!仁济堂的杜老先生来信啦,说……说丽华可以利用暑假去镇上学中医了!”
周金来手中的小铲子“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上。他慢慢地直起腰,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信笺,此时阳光正好洒在上面,投下一道微微颤抖的阴影。
“这事我早有预料。”周金来将信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衣兜,接着说道:“去把你的书包收拾好,你一定要把学习功课和学习中医这两件事都兼顾好。今天,我就要把这个大好消息告诉你们的张老师。”
周丽华的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她转身跑进屋里,脚步声急促地敲打着青石地面。周丽辉望着妹妹渐渐远去的背影,又看看父亲紧锁的眉头,终于忍不住轻声问道:“爹,丽华这一走,得多久才能回来呀?”
“少则一个月,多则等到开学。虽说时间不算太长,但这对于一个刚满十周岁的女娃来说,着实是一段漫长……”周金来的话还没说完,目光却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那山峦连绵起伏,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正是通向镇子的路,也是通向更为广阔天地的康庄大道。
夏日的傍晚,蝉鸣渐渐停歇。周丽华站在院门前,肩上扛着一个简单朴素的包袱。包袱里,整整齐齐地装着几本珍贵的医书、几件换洗的衣服、那把曾经为她赢得荣誉的青龙宝剑,还有那只用竹子和橡皮筋精心做成的小弓箭——那是她与爹爹帮助陈小满在雨夜翻山采药前自制的玩具。倘若没有那次的难忘经历,她或许不会萌生学医的念头,这也许就是命运神奇的指引。
“娘做的饼子,记得路上吃。”王玉兰将一个油纸包轻轻塞进女儿丽华的手里,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了女儿手上的茧子。那是她常年翻山越岭采药留下的深深印记。
“爹、娘,您们要保重身体。”周丽华的声音有些哽咽。她转身缓缓迈出院门,却又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深深望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年的温馨小院。夕阳的余晖洒在土墙上,将她小小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是她与这个家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丽华!”周丽辉突然冲过来,将自己亲手一针一线缝制的荷包塞进妹妹的手里,声音轻却坚定:“这里面有干艾草和薄荷叶,路上要是头疼就闻一闻。”
周丽华将荷包紧紧地攥在掌心,重重地点点头。她最后环视了一眼这个充满无尽回忆的地方——灶间飘出的饭菜香,堂屋里挂着的全家福照片,还有那棵见证了她无数次嬉笑玩闹的老槐树。然后,她毅然转身,坚定地踏上了通往云岭镇的漫漫长路。
王玉兰站在院门外,久久地望着丈夫周金来护送女儿周丽华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如墨的夜色中。周丽辉的脑袋靠在母亲的肩上,眼泪不受控制地无声滑落。
“别哭了,孩子。”王玉兰轻轻拍了拍周丽辉的脊背,温柔地安慰道:“你妹妹小华有出息,这是天大的好事。咱们应该为她感到开心高兴才是。”
“我就是舍不得……”周丽辉擦了擦眼角,喃喃说道,“我和她是双胞胎姐妹,平时都是形影不离、双入双出的,现在却要分开,我……我真的舍不得。”
夜,渐渐深了,夏虫发出低沉的鸣叫。王玉兰静静地站在院子里,仰望着满天繁星。其中有一颗格外明亮,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又仿佛是为远行的女儿指引方向的灯塔,在漆黑的夜空中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在这个充满爱的小院里,一家人的情感愈发深厚,而周丽华的学医之路,才刚刚开启,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