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章旗的头像

信章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28
分享
《龙头蝶变》连载

第六十三章 雏凤辞巢赴学海 孪妹含怯入杏林

八月底的龙头沟门村,漫山遍野的红叶和山里红如火似霞般娇艳,将整个山谷染成了金红色。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下人头攒动,树梢上挂着的村委会新扎的红绸花特别引人注目,给这个并非节日的日子增添了喜庆色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过节时才舍得穿的服装,簇拥着身穿大红碎花裙子的周丽辉,祝福声声,喜笑颜开。周丽辉携带的蓝布行囊里鼓鼓囊囊。行囊表面上,她母亲王玉兰连夜绣的“苍鹰逐日”图和“并蒂莲花”在阳光下泛着丝光,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像有着某种特殊的磁力一样吸引着小伙子和姑娘们的眼眸。

“都让让!都让让!”村支书梁建国洪亮的声音穿透人群。这时,妇联主任李亚楠从他的身后挤过来,眨眼间又挤到了最前面,随即转过身来,微笑着面对群众,打了一个手势。今天,她特意换上了压箱底的那身藏青色女装外套,胸前别着闪闪发光的“三八红旗手”徽章。“乡亲们,静一静!现在,我隆重宣布,龙头沟门村二〇〇二年度大学生欢送大会开始。今年,咱们村出了个全县的文科状元,而且还是个女状元,这可是咱们村开天辟地头一遭啊!”她兴高采烈,声音有些发颤,转身向那边走了几步,紧紧握住了周丽辉的手,“丽辉这闺女给咱们龙头沟门村的老少爷们争了光,给咱们全村的姑娘媳妇争了气!她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与榜样。我先说这几句,算是抛砖引玉,下面,欢迎梁书记讲话!”

复员军人出身的梁建国清了清嗓子,挺拔威武的身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人群中央,环视着乡亲们,声音洪亮而庄重地说:“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今天,是咱们龙头沟门村大喜的日子!周金来家的大闺女周丽辉就要启程奔赴大学校园了,虽然她的爹娘恋恋不舍,虽然她的奶奶含泪相送,但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周丽辉这闺女打小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她聪明伶俐,六岁就上了学堂,她孜孜不倦寒窗苦读十二载,她夜以继日追求梦想下功夫,终于金榜题名跃龙门。她不仅考上了名牌大学,她还是咱们全县的文科状元!这是她个人的荣耀,是她个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她的爹娘含辛茹苦培养的成果,更是咱们全村人的光荣!周丽辉的成功证明了啥?证明了咱们这山沟沟里,一样能飞出金凤凰!证明了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证明了只有发奋读书才有更好的出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咱们村的一些人家为什么还是这样穷?为什么一些家庭虽然富裕了家庭关系却是一团糟?为什么有的人浑浑噩噩整日像个无头的苍蝇?为啥?根子就在没有文化上。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女娃们都能上大学了,周丽辉给咱们村带了个好头!咱们的日子总算有了奔头!从今天开始,村委会要下大力支持娃们读书,谁家的娃考上大学,村委会都有奖励!希望丽辉到了大学之后,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一定要学到真本事,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也为咱家乡添光彩!今后,咱们就让周围村的人们都看看,咱龙头沟门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李亚楠带头鼓掌,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掌声稍歇,李亚楠从兜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里面是她珍藏多年的英雄钢笔:“这是我当年在县里参加妇女代表大会得的奖品,今天送给咱们的女状元!”她突然提高了嗓门儿继续说,“从今以后,谁要是再说女娃读书没有用,我李亚楠第一个不答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惹得周围几个背着孩子的媳妇都热泪盈眶。

周丽辉的父亲周金来蹲在磨盘边闷头抽烟,四十岁的汉子两鬓已经斑白。此刻,他正在为两个女儿后续大学学费的筹备问题而忧虑。站在他身旁的妻子王玉兰见李亚楠走了过来,急忙提醒了他一声。他刚想站起来,李亚楠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周啊,你可培养了两个好闺女呀!等丽华闺女去承德医学院报到那天,我要代表咱们村的半边天亲自去送她!”她边说边从衣兜里摸出两个红本本,“你看看,这是我特意从乡政府要来的,这是咱们村第一次领取的‘巾帼建功’荣誉证书!”

“丽辉姐!”清脆的嗓音突然从人群后面传来。穿着鹅黄连衣裙的周丽华挤到前面,李亚楠一把拉住她的胳膊,乐呵呵地说:“咱们村的第二位女大学生也来啦!”她转头对围观的人群说,“瞧瞧,这也是咱们村的女娃们学习的榜样!咱们村的女娃以后都要向周家姐妹学习!”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躲在大人身后,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周丽华。

十岁的周丽艳躲在父亲身后,小手死死揪着周金来的裤腿。李亚楠蹲下身子,变魔术似的从衣兜里掏出一个蝴蝶结发卡,抚摸着她的头顶说:“小丽艳儿,这是阿姨奖励你的。等你大姐二姐都上大学了,你要努力做咱们村的小榜样!”她特意提高了声音让周围的人们都听见,“将来咱们村的女娃,会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李亚楠接过马婶子挎着的竹篮,把煮鸡蛋一个个塞进周丽辉的行囊:“多吃点儿,增加点营养,到了大学之后要先让自己身强体壮,然后再努力学习给咱们村争光!”她停顿了一下,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掏出个一笔记本,“这是咱们村妇女扫盲班的成绩单,最后一页我空着呢,就等着你们姐妹两个给填上‘大学生’三个字呢!”

废弃的碾米房阴影里,周金锁站在角落里,隔着墙缝向外窥视。李亚楠的声音隐约传来:“……从此,咱们村的妇女同胞们,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他残缺的左手猛地攥紧,月饼渣从指缝簌簌落下。不久前,李亚楠曾带着村妇联的人来到他家,说要帮助被他逼得走投无路的母亲走出生活的阴影,可终究没能把她拦在通往黄泉路的路口。

村委会主任李建军正挨个给乡亲们发烟,转头看见周金来便高声招呼:“老周啊!你们家一下子考上了两个大学生,真是一鸣惊人啊!不知道你们家烧了什么高香?你们家的祖坟上真是冒青烟了!”李亚楠立刻接过话茬:“何止是两个啊!我看周丽艳儿将来也是个上大学的材料!”她转身着对几个抱着孩子的媳妇说,“明天妇女扫盲班继续上课,你们都来啊!咱们村要出更多的周丽辉和周丽华!”

李小翠被乡亲们搀到老槐树下的磨盘上站定。李亚楠连忙上前搀扶:“老婶子,您可是养了两个好孙女呀!您有什么心里话,就跟大家说说吧!”老人家清了清苍老的嗓音,说:“都说人老话多,可是今天,我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样吧,就让我这个老婆子给大家唱首歌吧!”随即,一首悠扬又带着浓浓乡愁的《送凤谣》在大家的耳畔响起:

“雏凤离巢羽初丰,展翅高飞向九重。

学海无涯勤作渡,杏林春暖济苍生。

莫忘老树盘根处,深恩厚土记心中。

待得他日衔枝返,满村桐花映日红……”

唱到“莫忘老树盘根处”时,李亚楠悄悄抹了一把眼泪,跟着哼唱起来。唱罢,她突然大声说:“等丽辉、丽华这对双胞姐妹学成归来,咱们村的妇女发展基金就更有指望了!……”

李小翠的声音略显颤抖,却饱含深情。周丽辉听着奶奶的歌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温暖和感动。她知道,这是奶奶对她的期望和祝福,也是她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周丽辉听着,泪水夺眶而出。她明白,这首歌不仅是奶奶对她的祝福,更是她们这个家庭历经苦难后的重生。

废弃的碾米房墙缝后的呼吸声突然粗重起来。周金锁听见李亚楠在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他突然想起母亲在世时也常念叨这句话,突然想起在赌债主雇凶砍他手指那日,他分明看见李亚楠带着村妇联的人从县里回来,胸前别着崭新的徽章。周金锁躲在这里,偷偷地看着周丽辉,心中五味杂陈。他想:“我的侄女丽辉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如今她考上了名牌大学,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我却成了这幅狼狈相,我知道她心地善良,一直在关心着我的成长。此时此刻,她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对我说,可我有啥脸面去见她呀!”

“时间不早了,该把周丽辉送往车站了!”村支书梁建国敲了敲搪瓷缸。李亚楠赶紧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掏出一块红布,上面用黄线绣的“巾帼不让须眉”六个大字非常醒目。她冲着那边的周金来招了招手,“这是我连夜赶制的,就挂在你们家的堂屋吧!”然后,她帮周丽辉整理衣领时,突然压低了声音,“到了大学里,要是有人欺负你是农村姑娘,你就给我写信,我一定会出手相助的!”

周金来终于站起身,从李亚楠的手里接过了那块绣字的红布。李亚楠向左前方垮了一步,紧紧攥住了王玉兰的手:“玉兰啊,下个月县里要开妇女代表大会,我准备把你们家的事迹报上去!”她转头对周围的村民说,“从今天起,咱们村女娃上学的学费,妇女协会补贴一半!”……

周丽辉站在父母和两个妹妹的身边,左顾右盼地寻找着周金锁。可是,可她始终没有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咋看不见小叔金锁啊?真是急死人了。”周丽辉的心里嘀咕着。

周金来看出了女儿的疑惑,温和地问道:“丽辉,你在看什么呀?”

周丽辉勉强笑了笑,“我……没看什么。”

王玉兰手的眼中满是不舍。她走到周丽辉身边,悄悄地将一叠钱塞到她的手里,“妮儿,这是你金池伯伯与大娘等人送给你的,加上之前给你的,估计够你头一年的学费和第一学期的生活费了。今后再需要钱,咱们再想办法。不要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周丽辉接过钱,感受着母亲和伯伯大娘等亲人们的温暖,“嗯,娘,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自己也会想办法的。”

周金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周丽辉的肩膀,“妮儿,到了大学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你娘担心。”

周丽辉点点头,“嗯,我知道了爹。”

王玉兰又叮嘱道:“到了大学以后,要记得给我们写封信报平安。”

周丽辉再次点头,“嗯,我知道了娘。”

周金来看了看时间,有些着急地说道:“哎呀,你就别啰嗦了,赶紧让孩子走吧。”

王玉兰恋恋不舍地看着周丽辉,眼中满是不舍。周丽辉转身向着驶来的面包车走去,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她边走边回头,眼含泪水却又笑容满面,“娘……爹……你们回去吧。乡亲们……大伙都回吧!”

王玉兰摆摆手,示意周丽辉上车。周丽辉的一只脚迈进车门,回头看着自己的父母,泪水终于忍不住奔流而下。王玉兰的眼泪也溢出了眼眶。

李小翠面向周丽辉,打着手势,泣不成声。

这时,乡亲们燃起了火红鞭炮,面包车在鞭炮声中徐徐启动。乡亲们议论纷纷,周丽辉的优秀与周金锁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丽辉坐在前往承德火车站(先从承德坐火车去北京,再转乘火车去广州)的面包车上,她的目光始终凝视着窗外那片熟悉的土地和远处的山峦。她知道,自己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她也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家乡和家人都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此刻,在北京通往广州的列车上,周丽辉正数着乡亲们塞给她的纪念品,突然想起昨夜收拾行李时,窗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十块花生糖。当她摸到行囊底层的硬物时,触电般地缩回了手指——那是一个铁皮青蛙,斑驳的绿漆上沾着暗红锈迹。除了铁皮青蛙,还有李亚楠偷偷塞给她的几本妇女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农村女大学生的追梦之路》。可是,这个铁皮青蛙是谁送的呢?她突然想起了清晨,在她家院内暂放行囊的地方,周金锁逐渐消失的背影。

三日后的拂晓,承德医学院的白雾还未散尽,周丽华就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了校门前,想起了李亚楠临别前悄悄塞给她的纸条,禁不住展开在眼前:“闺女,一定要铭记——你是龙头沟门村妇女的骄傲,一定要不负众望学业有成!”看毕,她将这张纸条整齐地叠了起来,珍藏在了贴身的衣兜。随即,行李箱的滚轮在校园的硬化地面上碾出了细碎的声响,惊飞了树梢上早起的麻雀。

周金锁家堂屋北墙的正中央,挂着“养殖能手”的奖状和李亚楠送来的“巾帼不让须眉”的锦旗。不知啥时,在这面锦旗上多了一行李亚楠用红笔书写的小字:“闺女们,飞得再高也要记得回家看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